欢迎访问榆林妇女网!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当前页面为预览状态,未审核文章将不会在前台展示
首页 / 女性天地 / 正文

怀念母亲

发布时间:2021-03-12 16:22 来源:榆林市妇联 浏览次数:4631
【字体: 打印

        2020年12月5日,我的母亲贺淑英走过了她八十九年的人生旅途,永远地安息了。母亲的一生是平凡而光荣的一生。

(一)

         1932年,母亲生于清涧一个县偏僻的小山村。1946年,十四岁的母亲做为红军的女儿,有幸来到了中国革命红色的摇篮—延安保小上学。1947年初,由于胡宗南进攻延安,保小解散,母亲被疏散回家。接着先后在清涧华岩寺小学和绥师附小上学。华岩寺上学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每天天不亮,母亲就拄着木棍翻山穿沟步行十几里路赶往学校,从不甘落后于别人。据当时的老师回忆,母亲那时虽然个头很小,常常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学习认真刻苦,是班里的五好学生。但母亲却缄口不提,从不炫耀。

         1949年5月,母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从此,这颗红色的革命种子,便不断得到党的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为人民服务”成为她一生的行动指南。

 

        参军后,母亲分配在榆林军分区政治部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在分区吃大锅饭时期,领导和同事们非常信赖母亲,推荐她为大灶“掌勺”,这对她来说,是多么荣幸的事啊!

        1955年,母亲转业至绥德速成中学,几年后,因为孩子多,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主动辞职回家,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从此,含辛茹苦,默默奉献。

(二)

        母亲退职后并未闲着,无论走到哪里,都担任居委会的负责人。那时,居委会的工作非常繁重,母亲工作细致周到,经常早出晚归,不辞劳苦,挨家逐户上门为群众服务。母亲担任居委会主任四十余年,无偿工作,没有报酬,可她无怨无悔。

        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是母亲最大的心愿,只有为别人付出了,她才感到最大的满足。尽管母亲大半辈子生活清贫,可她很知足。在过去那些困难的日子里,母亲不仅管理我们七个子女的吃饭穿衣,而且邻居谁有困难,她总是热心帮助,经常为他们裁剪并用自家的缝纫机为他们缝补衣服。母亲的手也是非常灵巧的,好多次,当院邻的孩子婚嫁时,她总是为他们一针一线做绣花枕头。母亲所居住过的院子、楼道、厕所卫生,这些没人愿意做的事,常年来几乎被她包揽了,有母亲在环境就干净了。

        多年来,母亲先后义务照顾了20多户体弱多病的五保户,经常为他们送去柴米油盐,为他们缝补衣服,每逢过年过节总是坚持去看望他们。敬老院和孤儿院也是母亲常常牵挂和献爱心的地方。榆林日报发出救助贫困学生和医院困难患者报道后,母亲千方打听,急急忙忙把捐款捐物送到他们手中。1994年,我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母亲及时向救灾办捐献了钱物。当从报纸上看到延安纪念馆广场要建毛主席塑像,母亲及时通过邮寄捐了款。她还先后多次为见义勇为协会捐款八千多元。母亲对社会弱势群体充满了同情与关爱:有对四川打工的年轻夫妇做小生意租住了家里半间小屋,母亲觉得他们来榆林做生意非常不易,居住几年从未收取房租,夫妇二人感激不尽,把她视为亲人。

        母亲一生辗转住过许多地方,可无论走到哪里,她和周围的人们都保持着十分融洽的关系;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凡是了解母亲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称赞她的高尚和淳朴。

        1969年底,父亲还被关牛棚,母亲带着我们全家回到了清涧老家张家砭村落户。从此,我们全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母亲很快适应了农村生活,积极投入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洪流中去,并成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在她的建议下,很快拓宽了村里的道路,把过去的人行小道变成了架子车道。春耕时,母亲和其他人一样,背着粪篓上山送粪,积极参加修梯田、打坝、夜战。有时收工晚,天黑看不清路,母亲双手托着地,从山坡的小路上溜着下来,回到家还要为我们做饭,从不喊累。

        在农村的三年时间里,母亲为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被公社评为农业学大寨积极分子。村里的人感叹道,一个城市生活多年的妇女,怎能吃得下这么大的苦?可我知道,母亲的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来源于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她像一颗优良的种子,无论种在哪里,就会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直到几十年后再回到村里,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村里老弱病残的人,并为他们送去钱物。乡亲们听说母亲回到村里,都围过来看望她,手拉着手问寒问暖,畅叙往事。

        母亲宽厚善良,勤劳无私,通达贤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的一生家庭平安、幸福、美满。母亲虽然不善言辞,但我们却更多地从她的身上领悟到做人的真谛。她对人总是有宽博的大爱,母亲有自己的“小金库”,除主要用于捐善款外,对前来看望她的亲戚朋友,都或者给钱,或者给物,常常给别人的回礼更重。母亲平时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但她为别人从不吝啬。她得知侄子和外甥得了重大疾病时,焦虑万分,毫不犹豫地给予最大的帮助。可是她却常常忽略自己亲生的。母亲的这种大爱,这种高度,是我们一般人不能达到的。

(三)

        母亲对党充满了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永远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时刻关注着国家的时事要闻。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她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情绪非常低落,为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担忧和流泪。母亲对腐败深恶痛绝,经常告诫我们要严以律己,清清白白做人。

        母亲一生热爱学习,非常关注并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收藏了关于秋瑾、向警予、刘胡兰、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不同时代的英雄先进人物和领袖人物书籍,托人在北京买到《红星照耀中国》等书,如获至宝。

        母亲的晚年是充实的,我们经常看到她拿着放大镜在认真地看书看报,看过的好书和报纸杂志,从来舍不得丢掉,总是让我们拿回去分享。几十年来,母亲和父亲倾注了大量心血,辛勤剪辑整理出几十册领袖人物资料,这些资料曾多次被当地政府机关和单位争相展出,教育后人。2020年7月1日,母亲还被榆阳区街道工委评为“建党99周年‘红色记忆’经典收藏”先进人物。

        母亲一生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两千年初,多次被榆阳区新民楼办事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工作模范、“为危病患者献爱心先进个人”;多次被评选为县区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多次被中共榆林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榆林地委、行署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榆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见义勇为奖励基金积极募捐者”;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文明市民标兵”等。她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及华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近年来,街道办事处党委、榆阳区委和榆林市委的领导每年都来看望慰问母亲,给了她极大的安慰。

        母亲一辈子做的好事善事数不胜数。可当记者慕名来采访时,她却闭口不提自己做过的事,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母亲常说,帮助别人成了一种习惯,偶尔一次没有帮助心里会感到很难受。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母亲用自己的一生,真正践行了毛主席所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母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奋斗的一生。母亲是一盏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并激励着我们做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母亲一生低调,嘱咐子女她的丧事一定要简办,灵堂不要搭在公共的大院里,就搭在自家的小院内,以免干扰大家的休息和正常出行,家人遵循了她的遗愿,想必她在天有灵,也会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