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妇女网!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当前页面为预览状态,未审核文章将不会在前台展示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致敬!三八红旗手路生梅获评全国“诚信之星”

路生梅,女,1944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原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亲人,远赴西北,救死扶伤,用自己的真诚奉献改变佳县落后的医疗面

发布时间:2021-02-01 11:22 来源:榆林市妇联 浏览次数:1256
【字体: 打印
           

       路生梅,女,1944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原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亲人,远赴西北,救死扶伤,用自己的真诚奉献改变佳县落后的医疗面貌,用坚守诺言诠释“医者仁心”的初心和使命。

艰苦环境磨砺为民初心

       1968年,24岁的路生梅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毕业,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来到黄土高原深处的陕北小城——佳县。

       说是县医院,却是两孔破旧的窑洞,周围是一片散落着坟头的荒野。在这里,喝的是毛驴驮来的黄河水,一天只有一瓢供给;因为不会生火,常常要睡冷炕,还要忍受虱虫叮咬……

       除了生活的艰苦,更让路生梅揪心的是乡亲们医疗常识的匮乏。工作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可一进门就发现有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子来铰脐带。路生梅一把抢过剪子,她告诉老婆婆,如果用不干净的剪刀剪了脐带,破伤风杆菌就可以顺着脐血进入小孩的体内,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这件事刺痛了路生梅,也激起了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在给党组织递交的申请书里,她认真写下这样的承诺:“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扎根黄土践行医者仁心

       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路生梅被老乡叫去十几里外的崔家畔出诊。一路上,路生梅穿着双塑料底棉鞋,不知摔了多少跤。快到村口的时候有条下坡路,路生梅索性坐在地上由它往下滑,这样可以早一点到病人家里,结果差一点掉到沟里。

       患者是一个麻疹肺炎合并心衰的孩子,病情非常危急,路生梅做了紧急抢救工作,过了两个晚上,孩子的病情终于平稳下来。麻疹传染性很强,这让路生梅警觉起来。她深一脚浅一脚地挨家排查,发现了5个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路生梅把孩子集中在一起救治,隔断了传染源。

       对于路生梅来说,病人就是她的亲人。有一个小婴儿在百日咳痉咳期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地为她吸痰,反复人工呼吸40余次,终于救活了孩子。为紧急救治一个肠穿孔的病人,她因劳累过度昏睡了一天一夜……像这样被路生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不计其数。

       1981年,路生梅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由于成绩突出,北京和西安的几家大医院有意帮她调动工作,但她都谢绝了。1984年,进修回来的路生梅,向组织提出创办独立小儿科的建议。由于经费紧张,她四处筹资,并自掏腰包,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外出进修,很快,佳县的儿科专业水平在陕北名列前茅。

信守诺言彰显奉献之心

       1999年,操劳半生的路生梅退休了。西安、榆林几家大医院提出高薪返聘她,不为所动的她开始在佳县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为孩子们义诊。

       除了在医院问诊,带着患儿来家里求诊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路生梅有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做,有时刚端起饭碗看到病人来了,二话不说就给患儿诊治起来。很多家长为了表示感谢,硬要给路生梅诊疗费,都被她拒绝了。

       2020年1月29日,76岁高龄的路生梅向她所在的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请战书”,要求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并向党组织交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用于抗击疫情。虽然没有得到组织批准,路生梅每天都关注着疫情动态,通过短信、微信把最新消息推送到朋友圈,并反复叮嘱大家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看到环卫工人在大街上作业时,她主动跑到县环卫所,为大家讲授“七步科学洗手法”和疫病防护常识。路生梅还组建了佳县的“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军人、关爱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将获评“榆林好人”楷模所得的5万元奖励全部用来帮助弱势群体。

       路生梅说:“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没有退休年龄。我会继续在佳县干下去,争取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