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恶劣、土壤贫瘠的陕北之北—府谷县田家寨高寒岭上,牡丹以其独有的美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用花香芬芳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路。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每年的四五月份,府谷县田家寨高寒岭上的牡丹悄然绽放,吸引了周边地区一批又一批看花人。每逢花开时节,高寒岭上尽是赏花人,一年一度的“五一牡丹花节”,日游览量均在5000人次以上。四面八方的看花人涌到高寒岭上,可带动饭店、牡丹酒、空心挂面、黄油等消费额20万元,帮助贫困户增收1万元以上。
曾经人养牡丹,如今牡丹养人。牡丹浑身是宝,根皮能入药做“丹皮”,此外,牡丹花蕊、花瓣、叶芽都可以做茶。如今,府谷县田家寨高寒岭上的牡丹,不仅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好感受,也帮助大山里的百姓开创了“甜蜜事业”。
田家寨王沙峁村党支部书记武义清将高寒岭500亩牡丹园与白酒、榨油产业结合起来,每年牡丹凋谢时,雇用贫困户收集花瓣,加工制成牡丹花茶和牡丹酒,深受广大游客的喜欢。高寒岭牡丹酒坊每年产量约为3万斤,直接带动高粱、玉米的需求量约12万斤,优先收取贫困户多余粮食,让2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牡丹花也带活了当地的乡村旅游。田家寨镇积极探索景区带村、村带贫困户的脱贫路子,用好“资源、文旅、项目、生态、能人”五大优势,坚决打好文旅、生态牌,在高寒岭上做文章,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兴旺庄村民王利飞,结合地理地貌开发林下经济,大力栽树,养殖藏香猪42头、普通猪20头,母鸡400只,绵羊20只,投资1200万元建成“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生态庄园,预计年收入100万元,通过雇用短期劳动力增加贫困户收入5万元;兴旺庄村张果平自主经营的特色风味饭店销售牡丹酒、空心挂面、古法压榨黄油,收获了客观利润……
如今的田家寨镇,人居环境改善了,旅游来的人多了,农民有了礼貌,穿衣有了讲究,还搞起了剪纸、根雕、秧歌等民间艺术,脱贫路上笑声阵阵、花香弥漫。
曾经,茫茫的高寒岭是当地百姓难以走出的贫困地;如今,一朵朵牡丹傲然绽放、迎风摇曳,装点着贫瘠的黄土地,也让山里的百姓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