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妇女网!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当前页面为预览状态,未审核文章将不会在前台展示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听听看,来自榆林市妇联三届三次执委会的“巾帼之声”

4月9日,榆林市妇联召开三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回顾总结2019年全市妇女工作,

发布时间:2020-04-13 09:06 来源:榆林市妇联 浏览次数:442
【字体: 打印

                  

       4月9日,榆林市妇联召开三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回顾总结2019年全市妇女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上,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霍凤莲代表市妇联常委会作《坚守初心 恪守使命 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推动榆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高春为市妇联副主席,增替补8名执委。会议由市妇联副主席柴小青主持。市妇联三届执委、各县市区妇联主席、部分市直机关妇联主席、两新组织妇联主席等参加会议。

               

2019年工作成效

巾帼脱贫取得新成效

       全市举办女性人才招聘会20多场,接待求职女性1.2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600多人。争取“巾帼致富扶持工程”项目资金100万元,扶持创业妇女73户。举办妇女实用技能培训班23期,受益妇女2100多人次。创建全国巾帼示范基地1个、榆林市“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42个。评选巾帼建功先进集体30个、个人70名,累计促进1.3万多名妇女人均月增收1000多元。

妇联改革实现新突破


       100%实现行政村有妇联组织、村“两委”班子有女性、村妇联主席进村“两委”班子。推动横山区和南六县村妇联主席岗位报酬按照市级承担60%计1300多万元纳入市财政预算。率先在全省完成全市184个镇(街道)、3135个村(社区)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和会改联工作,新增执委2.2万名,配备兼职副主席3114名。创新在女干部职工50人以上的市直单位实行妇委会改建妇联350个。全市新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妇委会657个,舞蹈小组、网络小组等妇女工作小组30多个,创业微家、文艺微家等妇女微家70多个。

家庭文明呈现新亮点


       评选树立“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健康家庭”“平安家庭”等先进典型2850个。组织家教指导专家团队开展“百万幸福家庭”主题巡讲128场,活动覆盖群众80多万人。推动建成榆林市家风馆、榆阳区李氏家风馆、绥德家风馆、佳县“葭州家风馆”,充分发挥“家风家教培育体验示范基地”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继承传统美德,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

权益维护取得新进展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现场提供免费咨询300余例。拍摄反家暴公益广告,浏览量达12万次。联合政法委、法院等单位,推动12县市区全部建立婚调委,化解婚姻家庭纠纷38起。充分发挥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作用,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心理咨询援助等综合服务。

宣传工作实现新提升


       持续深化“3+1+N”融媒体平台建设。线上线下开展“巾帼心向党 礼赞新中国”主题宣教等活动130多次,吸引100多万群众参与。举办庆“三八”“时代女性·巾帼力量”颁奖典礼,拍摄“巾帼半边天”系列专题片,充分展示优秀妇女典型的先进事迹。与陕西传媒网、榆林日报等6家主流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宣传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妇女工作,全年发布信息1200多条,居全省第一。


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组会议、谈心谈话等30项规章制度。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集体学习60次。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扎实开展“五个专项工作”,大兴调研之风,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5篇。激活“三项机制”,推荐提拔县处级、科级干部7名,用活上挂下派机制,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2020年工作思路及重点任务


       全市各级妇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承担好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创业创新发展、家风文明培育、权益维护保障、妇联组织改革五大工作,更加有力地引领妇女,更加紧密地联系妇女,更加有效地服务妇女,团结带领全市妇女以劳动为荣、以奋斗为美,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动榆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确保妇联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成立“塞上巾帼宣讲团”,继续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和“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时代”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在网络新媒体上建立“巾帼学堂”栏目,开设心理微课、家教微课等,掀起大学习热潮。筛选优秀妇女典型,将她们的先进事迹制作成短视频,通过抖音、快手等进行展播,传递巾帼正能量,唱响榆林妇女好声音。


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动员妇女建功立业

       深化“姐妹手拉手·巾帼脱贫快步走”活动,继续实施妇女儿童民生项目,做好“两癌”贫困妇女救助、特困妇女儿童紧急救助等品牌项目。加大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多途径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培训,引导农村妇女绿色发展、清洁生产。大力开展家政技能、手工艺等培训,全面提升妇女综合素质。

要注重家风文明培育,切实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以“新政风新民风新家风”建设为指导,开展各类优秀家庭评选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风家教活动。创新建立全市家庭联合会,更好的凝聚各类优秀家庭。充分发挥家风馆的示范基地作用,切实以优良家风促政风党风、带民风社风。建立一批“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开展“书香伴成长”家庭读书活动。

要立足职能职责,确保权益维护保障有力有效


        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探索建立社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打破常规,创新建立多元解纷机制,突破地域限制,与市中院联合打造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一站式”服务阵地,吸纳法律、心理等方面知名专家,为广大家庭、妇女儿童提供快捷、有效的维权服务,“零成本”化解各类纠纷。

要以更有力举措,推动妇联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持续深化妇联改革,着力破解县级妇联发展难题,织密建强妇联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妇联工作活力。全面巩固提升乡镇(街道)区域化建设、“会改联”改革成果,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中广泛开展“亮牌”行动,“亮妇联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执委身份、亮活动内容”。探索建立县级妇联工作基层妇联领办机制,形成县级妇联工作基层争着做,妇女群众工作妇女群众做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