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刚霸气的煤炭行业,活跃着这样一位女性人物:她凭借勇气和信念、诚信和坦荡,白手起家,创下过亿资产;她致富思源,无私奉献,赢得良好口碑。她的朴实和细腻让硬朗的黑煤线条柔和了许多,她的成就为这个行业频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就是民营企业家刘银娥。
刘银娥现任银潮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工商联副会长、农村合作银行常务董事、陕西省女企业家协会理事。是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县妇联命名的“双学双比”女能手、优秀女企业家,还是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榆林市第二届人大代表、神木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尽管已经人到中年,但刘银娥每天仍然展露着一副信心十足的乐观笑脸。说话的时候,语调温和中透着坚毅,直爽却不做作。――虽然她谦虚地说自己并不算是个女强人,但毫无疑问,她确实是。
艰苦创业 赢得人生第一桶金
1962年,刘银娥出生于神木县万镇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父辈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像所有农村的孩子一样,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懂事了,力所能及的帮父母干些农活,贫穷和饥饿是她那个时候最深刻的记忆。
1981年,高中毕业不久,刘银娥经人介绍,认识了发当时在县水泥厂上班的张子林,第二年,俩人喜结良缘。婚后的生活虽说清贫,但却幸福甜蜜。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把小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她开始考虑要做些什么?
新婚不久,刘银娥迈出了她艰苦创业的第一步,推着自行车卖冰棍。带着羞赧与生涩的她开始来往与每个集会,每个大街小巷。
“那时真的很苦!刚开始卖冰棍的时候,有一次骑自行车去永兴赶集,半路上被迎面驶来的一辆大车撞倒,冰棍全倒了不说,还被大车司机骂了一顿。那时哪敢和人家理论啊,委屈只能咽到肚子里。”提到创业,刘银娥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创业路上最难忘的事。
在接下来的几年,刘银娥在卖冰棍的同时,有机会还到水泥厂当小工赚点钱。省吃俭用手里总算积攒下了几百块钱。这期间,女儿降生了,为这个幸福的小家又增添了不少生活的乐趣,
1985年,神府煤田开发后,大柳塔成为神木第一个大开发的镇。一心要强的刘银娥与丈夫商量后,用卖冰棍攒下的100元,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400元在大柳塔开买下了一个不到10平米旧铁皮房,办起了小百货门市。
当时的大柳塔几乎是一个毛沙滩,丈夫在水泥厂上班,刘银娥只身带着年幼的女儿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创业,难度可想而知。
“那时我们住的铁皮房夏天像火炉,冬天像冰窖。冬天,早上起来铁皮上结一层厚厚的冰,拔都拔不下来。” “经常进货都要跑很远,太原、石家庄,一去就是好几天,途中要乘卡车、坐汽车、倒火车,还要背大包的货物,累了就睡在火车地板上。”““不过最难以忍受的还是人的刁难。”提起当年的苦,刘银娥眼睛有些湿润。“我一个女人拉扯着孩子忙里忙外不说,还要应付无赖的纠缠,真是太难了。有一次,一个乡干部喝醉了酒,闯进我的门市,赖在我的床上不走,吓得我和孩子直哭,后来我拉着孩子找来乡上的几个人,才把那人弄走。还有一个税务局的人,由于从我那儿捞不到好处,竞扬言要整倒我,让我开不成店。他利用职权三番五次地整我,同样规模的营生,人家的税二三千,而我就得出四五千。不过,人正不怕影子邪,我规规矩矩做生意,我不怕他……。”
刘银娥咬紧牙关面对一切困难,最终,用真诚的微笑和诚信经营的经营理念换来了真正创业的第[FS:PAGE]一桶金。
把握时机 开创企业腾飞新篇章
神府煤田的开发为神木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也为有胆识、有远见的人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说刘银娥乘着好政策的翅膀,开始了遨游商界之旅……
八十年代末神府煤田开发建设绿色小区,精明能干的刘银娥发现了一个商机――小区建设会有大量的楼房需要暖气管道,于是她大刀阔斧办起了“水暖建材五金门市”,事业开始不断的进步和扩大,她又开始动脑筋想――如果把村里的亲朋好友都带动起来做这个事业,全村的人民和自己一起富裕起来那多好啊。正是这样简单的想法,水暖建材五金门市开成了好几家连锁店,这个期间她又生了一个儿子,似乎老天对她无比的眷顾。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刘银娥事业做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丈夫下岗了。在一次和丈夫进货的路途中发生了意外,夫妻两人又都进了医院。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刘银娥很快恢复了健康,可是丈夫却患上了病。
刘银娥是个很爱家,很爱自己老公的女人。她开始一边悉心照料老公,一边忙于各个门市部的管理。
丈夫的身体逐渐好起来了,刘银娥的生意也渐渐走上了走轨。可不安于现状的她,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市场。
2001年,刘银娥看到神木煤焦市场的前景可观,在锦界投资170万元办起了焦化厂。为降低焦油成本,确保焦化厂的可持续发展,同年,她又决定投资办煤矿。“婆姨弄点别的营生多好,弄什么煤矿?”办煤矿时,有朋友劝她。可她说,“男人能干,女人为什么不能干。”就干就干,年产原煤6万吨的青草界煤矿很快就办起来了,她因此也成了名符其实的“煤老板”。
精明加上实干,使刘银娥的事业如长了翅膀似的,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2年后,她相继办起了油房梁煤矿、锦界黄土庙煤矿及内蒙的准格尔旗和伊金霍煤矿。
只要认准的事,就干,要干就要干好。这就是刘银娥的做事风格。
其后的几年,刘银娥这个“煤老板”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她的企业也随之“脱胎换骨”般地发展壮大起来。
2007年10月,陕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扩股,由原来的7000万元增为10亿元,股东由原来的四个增为十个。刘银娥与县上其他四位民营企业家成为了陕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的股东,从而进入了煤化工行业。
2008年,刘银娥向房地产和高科技领域进发。在西安独资创办一个房地产公司和一个生物多钛公司。同年底,她又和几位民营企业家共同出资办起了陕西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神木县惠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公司是根据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成立的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刘银娥任公司董事长。公司本着“小额、分散”的原则,把70%的信贷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户和中小企业,以解决资金的需求。
今年7月,由刘银娥当家的潮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的陕西神木银丰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金3.5亿,,占其总股本的 36.1%.刘银娥当选董事长。公司入驻神木第二新村陶瓷产业园,一期规划建设12条生产线,投资10亿元,预计解决就业近5000多人。
在商海摸爬滚打这二十多年的刘银娥,如今已成了远近闻名“煤老板”、女企业家。她的企业聚集了许多有识之士,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无私奉献 谱写奉献华彩乐章
刘银娥不仅是“双学双比”女[FS:PAGE]能手、优秀女企业家、省、市、县人大代表,还是“为公益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女企业家。她无论是在身价过亿的今天,还是一贫如洗的过去,从未忘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她知道,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曾有人说刘银娥事业有成了才会关注慈善事业,其实,刘银娥这一路走来,慈善事业一直伴着她成长。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一颗善良的心,才成就了刘银娥今天的成功。
1987年,刘银娥的日子过的还紧巴巴的时候,有一天,邻居的一个婆姨患急病需住院治疗,其丈夫李某哭着向她来借钱,她把仅有的1000元家当全借给了李某。后来,邻家婆姨医治无效死亡,看着债台高筑,欲哭无泪的李某,刘银娥主动提出不要那1000元了,以帮助其渡过难关。九十年代,刘银娥在经营水暖建材门市时,曾先后为10多户贫困乡亲无偿筹借款项,支持他们办小百货门市、开饭店,帮助他们走上富裕路。1999年,当她听说贺川镇有个叫刘利利的女孩因家庭贫穷,无法迈入大学校门时,并不是很富裕的她一次就为刘利利资助了2000元,第二年她又拿出2000元,帮助这个贫困孩子园了她的大学梦。之后的日子里,无论谁有困难她都要帮上一把。2003年,她为解家堡乡一残疾人资助5000元,并帮助这个残疾人的一双儿女上学。2006年,又出资2000元资助4名孤残儿童。2007年还积极参与县妇联开展的关注留守儿童和“助学圆梦”支助贫困女大学生活动,分别资助了10名留守儿童和2名女大学生。2007年一次性资助10万元,帮助考上香港大学的贫困学生走进大学校园。近几年来,她累计扶助大中小学生近50人,累计扶持金额达30多万元,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同时,她还帮助五六名学生在神东矿区和县城等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自从办煤矿后,刘银娥的企业越办越大,成为县里有名的企业家。她越来越富了,也越来越热心于公益事业。2006年,县上修复杨家城古文化遗址,她二话没说捐款20万元。还为煤业协会一次性捐款10万元。去年,神木县为建设平安神木、和谐神木成立了禁毒志愿者协会,刘银娥又慷慨解囊,捐助了20万元。2007年,县上启动实施“双百帮扶”工程,刘银娥积极响应县上号召,首当其冲地走到“双百帮扶”活动的前列。经实地调研后,刘银娥决定为她帮扶的花石崖镇大石头沟村和万镇镇杨辛湾村修路,打通花石崖到万镇的一条通道,解决制约沿路11个村庄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写了村民们出路难的历史。工程还没开工,她就将自己的工队和机械设备早早地运到了工地现场,并成立了项目部,负责工程建设。花石崖到万镇属沟壑地带,山高沟深,施工难度大,修路费用大,这也是这一带一直没有公路的原因之一。但刘银娥没有在乎这些,她在乎的是沿途百姓们渴望的目光。为修这条路,她先后拿出了300万元。通过数月的努力,一条宽6米的沙砂石路终于在年底修通了,看着修好的路,村民笑了,刘银娥也笑了。她的慈善事业从此也越干越欢了。
为了帮助帮扶村尽快摆脱贫困,她鼓励村民们入股投资,并帮一些村民贷款入股,村民们只出贷款利息,到年底拿分红。为让帮扶村的老人们安享晚年,她就近在高家堡镇为他们办了购物券,为老人们每人每年发2袋米、2袋面、10斤肉。今年年初,她又投资200万为孤寡老人们修起了养老院。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家乡的发展面貌,充分发挥家乡的资源优势,今年6月,刘银娥回家乡万镇当起了村官。她在杨辛湾村竞选村长时说,“我是从杨辛湾走出的女儿,我富了但没有忘本,我要带领家乡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帮助家乡建设好和谐新农村。”提起这事,刘银娥面露喜色。她说,“乡亲们都很信任我,全票通过我当村长,[FS:PAGE]我决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一片心。”对于万镇今后的发展,她早已有了详细的规划。她说,万镇虽是县上的红枣产地,但多年来红枣的收购价格低、出路少的问题一直制约着这个产业的发展,为此,她今年将投资建设红枣加工厂,帮助乡亲们解决价格和销路的问题。同时,她还要帮助家乡人发展养殖业,希望家乡人在她的带领下早日致富。
勇于担当 尽心履行人民代表职责
刘银娥是我县第一个既出席过省人代会、市人代会,又出席过县人代会的女企业家。每次人代会例会上,她都要提议案。她说“建言献策是人民代表的职责,人民赋予了我这个职责,我就要为人民代言。”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她了解企业家的心声,也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在每次的人代会上,在她的议案中多半是反映如何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及政府对企业支持的议案。
人大代表为人民。县十六届人代会上,刘银娥提交了《城市建设规划》的议案;市第一、二届人代会上她提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等议案;2007年7月当选省人大代表后,刘银娥更加珍惜出席省人代会的机会,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开会之前,她深入基层调研,向省人代会提交了《修建沿黄河公路》的议案。采访中,刘银娥告诉记者,她是省、市、县**人大代表,在今后的履职过程中,会更加的努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职能,多为群众的事鼓与呼。作为一名企业家,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还会一如既往的帮助和引导更多的人走上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