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上手术台,却在方寸间“判定”着生死;她不拿手术刀,却在显微镜下呵护着生命;她外表柔弱,却一肩扛起市中医医院病历筛查的重担;她不求鲜花锦旗,但求自己的严谨排查能够改写每一例病患的生死判书;她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来渲染自己的工作有多崇高,却以百分之百的准确率向世人昭示白衣天使的崇高信仰……她是芸芸众生之中寻常的一员,然而穿上白大褂的她,却是最美的逐梦天使。她就是市中医医院病理科主任——王霞。
人生的汪洋中,理想是扬帆远行最好的罗盘
当王霞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被杏林春暖、橘井泉香这样的故事所吸引。在她心里,医生穿着白衣,拿着神秘的听诊器,一双慧眼让疾病无处藏身,一双妙手让病人枯木逢春。从那时起,她就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拥有治病救人的高超本领,像扁鹊、华佗一样闻名于世。
这个梦想激励着王霞发奋读书,不懈前行。高考之后,当她收到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她知道自己即将踏上梦想之旅。大学毕业,她如愿进入北方医院,穿上白大褂成为病理科的一名医生,梦想照进了她的人生。
探路者的传说里,责任是永不言败的铿锵信条
2007年,医院刚开展宫颈癌筛查项目时,首先为医院女职工进行了一次体检,其中小李被诊断为“宫颈原位癌”。当年只有29岁的小李很少生病,所以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当然,小李并不知道,当时王霞的压力更大,小李是她检查出来的首个原位癌病例,因为这是项新技术,自己没有多少经验,所以她心里也没底,加之小李是她的同事,出了差错更觉难为情。
为确认检查结果,小李又做了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却是阴性。小李松了一口气,可王霞却觉得不对劲,回去再仔细研究基液脱落细胞涂片。涂片显示细胞明显有异型,可活组织检查准确度更高,按理不会错,这是咋回事呢?王霞再三琢磨,应该是活组织取材有偏差。她再次找到小李,让小李配合再做一次活组织检查。这一次,小李却不愿再做了,一是她根本不相信自己会得这个病,另一方面她想可能是王霞看错了。王霞几次三番找小李,找她的母亲和同事去说服她。有人劝王霞不必在这件事情上较真,可她觉得不管是出于医生的责任,还是同事友情,必须坚持让小李再查一次。终于,小李做了第二次活组织检查,这次检查结果为阳性(宫颈原位癌)。之后小李到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进一步确诊,并接受了宫颈锥切手术,术后小李坚持定期复查,几年来身体再无异常。
在小李之后,王霞又检查出另一例原位癌患者,和小李还是同一科室的,这次她压力更大了。紧接着,同院的3位同事都被诊断出原位癌。一个单位一下查出这么多患者,谁也想不到。一夜之间给王霞打电话的人特别多,连领导都给她打电话要她重新排查,她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她顶住压力,重新排查,结果与之前一致,4个同事都被确诊之后,大家终于对王霞的技术认可了。
谁都不知道,每查出一名阳性患者,王霞就会整夜失眠;受到质疑误解时,王霞也曾默默流过眼泪;每一次排查,王霞都会加班加点看液基涂片,再做活组织检查,避免误诊。王霞从2007年开展宫颈癌筛查,至今共筛查7万余例,确诊1050例,无一例误诊。因为发现得早,经王霞排查过的宫颈癌患者大多及时做了手术,恢复健康。每当听见患者恢复健康的消息,王霞都觉得很欣慰,自己终于实现了治病救人、使人健康的梦想。
白衣战士的征途上,不忘初衷是继续前行最强劲的动力
“大夫,做什么检查可以排除宫颈癌?”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瑟瑟地问道。
“不要害怕,你只需要做TCT也就是可以筛查了。”王霞微笑着回答道。
此时的王霞已经是北方医院病理科主任,实现了医生梦的她依旧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每一次病理诊断对患者来说都是一次“宣判”。
很多人问王霞,当你受到种种质疑和误解的时候,是什么让你如此地坚强,她总是笑笑说:“一个医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救命,虽然我是个医技人员,虽然我不能像外科医生那样,拿起手术刀为患者解除病痛。但是,我可以通过宫颈癌筛查、通过病理检查,查出是否癌变,如果是,那么患者就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我的工作,一样是可以救命的。”
“她工作认真、刻苦,是个实干家,经常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她的同事如此评价王霞,“病理检查最为严谨,阳性做成阴性对患者是耽误,阴性做成阳性会对患者心理造成重大打击,王霞非常有责任心、非常严谨,而且技术精湛,她做的检查几乎全部准确,她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北方医院院长苏买泉也这样评价道。
她就是这样一位用真情守护生命与健康、执着守望责任和理想的病理科医生,她和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一样,有一个简单而伟大的梦想——希望所有人远离病痛,健康幸福。
注: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全球每年大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约24万人死亡。但宫颈癌是一种容易预防的疾病,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完全可以治愈。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定期做宫颈液基脱落细胞学检查。提醒广大妇女正视宫颈癌,注重预防,保持健康。(榆林市中医医院牛媛媛、郝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