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妇女,深邃的目光中显示出特有的坚毅、执着、自信和追求,她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她却以一名新时代女性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气慨,以艰苦创业、百折不挠、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平凡的事业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就是靖边县小河乡红石湾村村民沈秀丽。
1993年冬,家境贫寒的沈秀丽拿出陪嫁的3000元和向亲友借到的2万元给丈夫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跑运输,她利用自己掌握的缝纫技术加工裤子,一条一元钱,开始了她的创业路。不幸的是跑运输的农用车在跑运输时出了肇事,二年赔了十多万元,她没有被击倒,打起精神利用自己的缝纫技术创办缝纫学习班,先后吸纳本乡镇和周边乡镇的100多个姐妹学习缝纫技术,一边培训,一边收活加工衣服,既增加些收入,又积极鼓励学徒自己创业办缝纫部,带动农村妇女致富。
经历几年的创业积累,沈秀丽敏锐地瞄准了水库养鱼项目,毅然决定承包深沟里小流域治理时修建的荒了近20年的水库,进行大坝养鱼。为了改善坝体垮塌、库水太浅的现状,一家人靠一辆推土的小拉拉车,没日没夜的拉土垫土,手脚磨破了无数次,饿了就吃从家带来的黄米饭,渴了就喝水库水,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半年时间,修通了通往水库的道路,增高了坝体,达到了蓄水条件。2000年7月,她和丈夫骑着摩托车奔往坝上查看养鱼场时滑进了沟里,丈夫头部严重撞伤,虽然脱离了危险,仍行动不便,家里家外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了她的肩上,但是她没有绝望,没有退缩,咬着牙,坚定着自己选择的事业,多年来继续艰难的经营着猪场和渔场。病好之后,她多次到湖北学习科学精细养鱼技术,多方筹措资金615多万元进行网箱养鱼,也是榆林市第一个进行规模化网箱养鱼。创办了海滨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种猪、鱼苗和养殖技术,带动本乡和周边地区适度规模养猪150余户,带动靖边县境内有12个库坝发展养鱼产业,在靖边及其周边形成了具有集聚规模效应的养殖产业发展基地,使一部分人通过养殖渔业等产业,实现了致富的愿望。
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沈秀丽想得更多的还是做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她利用八月十五、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带着丈夫和员工去看望留守老人,送米送面送油,对生活十分困难的老人还给予生活费,从1997年至今,看望老人120多次,自主12万元。面对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日益增多的现实问题,她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靖边县爱心老年公寓,公寓内卧室、棋牌室、健身室、图书室、医务室一应俱全,具有托养、特护、全护、半护、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功能,是一座标准化、整体化、科学化的老年公寓。公寓可入住老人200多位,解决劳动力就业40多人。
沈秀丽辛勤劳动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党委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多次被县委、县妇联授予的“双学双比女能手”、“创业致富女能手”,两次当选县党代表,2011年被市委、市妇联评为“十佳创业先锋”,2011年被省老龄委评为孝亲敬老之星,2012年3月被市委、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2012年10月被榆林市精神文明办评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她没有丝毫的陶醉,而是作为自己事业发展新的起点,始终保持着新时代女性的开拓创新、拼搏奋斗、奉献社会和抢抓机遇的能力、活力、魄力和时代精神。
编辑:王旭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