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妇女网!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当前页面为预览状态,未审核文章将不会在前台展示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第四剪纸传承人王爱琴:身残志坚,剪出精彩人生

1966年出生的王爱琴,6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她正常行走的能力。命运给她一条残腿,她就用拐杖挑战命运。王爱琴没有向命运屈服,坚持读完高中从事教师行业。20年的教学生涯使得王爱琴变得乐观

发布时间:2018-04-17 10:37 来源:榆林市妇联 浏览次数:298
【字体: 打印

        1966年出生的王爱琴,6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她正常行走的能力。命运给她一条残腿,她就用拐杖挑战命运。王爱琴没有向命运屈服,坚持读完高中从事教师行业。20年的教学生涯使得王爱琴变得乐观起来,在闲暇时间练习剪纸、陕北说书等陶冶情操。后来因为没有任用证被解聘。失业后,长期在家枯燥的生活让王爱琴重新拿起剪刀,操起了家传的手艺——剪纸,让残缺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起初,剪纸对于王爱琴来说只是用来解闷的一种方式,但是自从丈夫患有腰椎盘突出丧失劳动力后,家里的日子变得更加拮据。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王爱琴试着靠剪纸挣些生活费,这样既可以补贴一点家用,还能享受到剪纸给她带来的快乐。
        在她的眼里,一张纸就是一个缤纷的世界。靠拐杖生活的她,以刻刀作笔,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剪纸为媒,记录下生活中许许多多感动的瞬间。她不仅自己剪纸,还把这门手艺传授给了女儿,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这项技艺,从而将它传承下去。
        如今的王爱琴将更多艺术元素加入到剪纸中,除了传统的喜庆之外,她剪纸作品中多了很多创意,汉字、动物、人物等相得益彰。在剪纸的20多年里,她搜集整理了《十二生肖》、《红楼梦》、《二十四孝》等100余件民间剪纸花样,创作坐帐花、过年窗花、结婚窗花等500余件剪纸作品。并先后获得品德高尚“优秀母亲”与“残疾人艺术人才”奖,并获得子洲县文化局颁发的“第四剪纸传承人”称号。
在剪纸的同时,王爱琴还和好搭档贺志琴一起,研究手工绢花的手艺。

县妇联主席杨红梅(左)入户调研王爱琴(中)和贺志琴(右)

王爱琴的一副剪纸作品


        近年来,子洲县手工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手工艺爱好者和参与者不断增多。县妇联积极吸纳像王爱琴这样的巧婆姨,示范引领妇女创业致富,一展巧婆姨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