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妇女网! 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
当前页面为预览状态,未审核文章将不会在前台展示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2017年榆林市三八红旗手候选人事迹展示(二)

01 孙敏 府谷县妇联副主席02 陈玉霞 府谷县陈氏食品有限公司经理03 马维 定边县妇联主席04 李胤璇 定边县人民法院审判员05 胡艳娥 靖边县林业工作站副站长06 冯彩强 靖边县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发布时间:2017-12-04 09:49 来源:榆林市妇联 浏览次数:386
【字体: 打印

01  孙敏   府谷县妇联副主席

在县妇联工作13年,她先后在办公室、文秘、副主席等多个岗位锻炼,培养了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超越自我的工作风格。无论哪个岗位,该同志都能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发挥自身优势,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她熟悉妇女工作各项业务,十三年来单位大大小小的材料都是在她的笔下生成的。撰写各类材料120余篇,参与组织各类会议、重大活动及公务接待100余次。为了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她不辞辛苦,跑单位,跑部门,争取领导支持重视,最终新建机关、事企业单位、两新组织妇女组织158个,创建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48个。她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同志们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她被评为全市维权工作先进工作者、榆林市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

 

02  陈玉霞   府谷县陈氏食品有限公司经理

2002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主创业,创办了府谷县陈氏食品厂。陈氏食品,以纯天然绿色杏仁干炒精细加工为主,“以人为本发展、品质铸就辉煌”的企业价值观正在逐步规范和引领绿色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她本着“诚信服务、关爱客户”的经营理念,成就了自己可喜的事业并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公司现有固定职工18人,均为闲置劳动力和在家待业中青年,职工年收入人均在4万元以上,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杏树1500亩,小作坊杏加工3户,基本解决农村乡镇在厂职工的生活问题。她被评为陕西省“双学双比”活动先进个人、榆林女企业家优秀奖,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陕西榆林第四届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03  马维   定边县妇联主席

她2002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定边镇助理、副镇长、定边街道办事处主任,现任定边县妇联主席。2005年,定边镇成为城市扩建的重点地区,她负责定边镇曹园子村的拆迁工作,村子多年来的土地纠纷一直未解决,给拆迁工作造成困难,她顶着压力摸底调查,找出症结,做通群众工作,协调兑付土地补偿资金一个亿多,圆满完成拆迁工作。担任妇联主席后,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服务妇女儿童。为有效解决扶贫村新城滩村的安全饮水问题,她多方协调,完成了宁夏盐池引黄供水到定边县冯地坑乡、村的供水,总投资98万元,解决了白于山区老百姓的人畜饮水的问题。她扎根基层工作15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誉。她连续3年被榆林市政府评为全市民族宗教先进个人,被陕西省委统战部评为全省统一战线工作者先进个人。

 

04  李胤璇   定边县人民法院审判员

她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2005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定边县人民法院。作为法律与老百姓的桥梁,她时刻警醒自己,应当以不断的法律知识学习来充实自己,以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来要求自己,使法律的公平、正义通向每一位群众。老百姓的纠纷通常因果关系复杂,以成文的法律去照本宣科在司法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她始终以涉诉群众的合法利益为工作重点,耐心解答诉讼疑问、下乡入户送达、庭前庭后积极组织调解,使涉诉群众在诉讼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感受到司法工作者对广大群众的关怀,从而信奉法律的公平、正义。2009年,工作之余通过自学,李胤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A级法律执业资格。她被定边县人民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办案新秀、办案能手、办案标兵,被定边县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被榆林市妇联评为巾帼建功标兵。

 

05  胡艳娥   靖边县林业工作站副站长

她以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赢得老百姓的信任;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促进靖边的林业事业蓬勃发展。组织完成全县退耕还林工程32万亩,全面完成退耕地的检查验收及政策兑现工作。开展退耕还林区域农民技能培训1800人次,带领技术人员修剪各类经济林2万多亩,编制各类工程作业设计、实施方案80余册。完成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改造山杏低产林6.4万亩、新建各类经济林4.5万亩。处理各类信访案件30余起、为来访群众释疑解惑40件。结合精准扶贫完成全县贫困户退耕还林政策兑现资金987万元。她被评为靖边县林业工作先进个人、县三八红旗手、县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首届榆林市保护母亲河“绿色卫士”、榆林市造林绿化先进个人、榆林市巾帼建功标兵。

 

06  冯彩强   靖边县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十五年来她主动舍弃了许多休息日,为5800多名残疾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档案,帮助1680多名残疾患者实施了康复治疗项目。她专门为康复对象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成了残疾人真正的“群主”,爱心、耐心、热心,她的“三心”在工作中一次次得到见证。她对非亲非故的张伙场村的一户曹姓残疾特困家庭进行长期帮扶,一帮就是9年。从残疾证办理,残疾人重度托养金和护理补贴申请,到她们全家纳入低保、五保救助对象,再到两个孩子上学,都是她一手帮办。她历经一年半时间东奔西跑帮这家人讨要回车祸赔偿金16万余元,又帮她们进行危房改造修起了六间崭新的楼板房。她被靖边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公务员、被榆林市妇联评为市“巾帼建功”标兵,被评为第五届“榆林好人”。

 

07  王园   绥德县张家砭镇民政工作站站长

绥德县7.26特大洪灾中,作为重灾区张家砭镇的民政主任,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在大灾大难面前奋勇当先,敢于担当,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她是同事眼中精力充沛的女汉子,是领导眼中能力突出的好干部。洪灾发生的时候,她在民政岗位上任不到一个月,紧迫的救灾形势容不得她有丝毫的缓冲和懈怠。她做事果断,遇事沉着,工作有条理有方法,在抗洪救灾中贡献突出。民政工作在灾后救援中意义和责任重大,从灾情的汇总上报,救灾物资的申领和发放,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都容不得丝毫马虎。抗洪救灾中的她不分昼夜的穿梭往来在救灾一线,白天她联络、清点和分类,发放救灾物资,夜晚她加班加点完善救灾数据的统计,经她手共发放救灾物资不计其数。

 

08  刘书琴   绥德县园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她1972年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农业第一线。作为一名园艺技术推广工作者,她始终注重抓好果树试验示范工作,以促进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己任。二十多年来,她深钻业务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成为了高级农艺师、榆林市科技特派员。她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户传授果业科技知识,解决农民在果业技术上的难题。对待工作,她认为没有分内分外之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的踏实工作和正直为人赢得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她先后被陕西省农业厅授予全省基层农技员优秀奖,被榆林市农业局授予全市先进工作者,被榆林市农业局授予全市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被榆林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授予全市先进工作者,被绥德县县政府授予农业先进工作者。

 

09  李杰   绥德县实验中学工会副主席

1995年毕业于榆林高专的她怀揣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梦想,22年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工作中她虚心向同事、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她兢兢业业、每堂课都一丝不苟。她爱生如子,利用节假日给留守孩子辅导功课,把逃学两年的学生接手到自己班级里,关心他、引导他,她多次资助并家访家境贫寒的学生,用真诚之心关爱学生、用人格魅力影响每一位学生。她从不搞有偿家教,而是利用课余时间义务辅导学生,二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她用无私之爱守望教育的麦田。她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二等奖、陕西省青年教师说课一等奖、榆林市数学会十佳优秀青年教师、榆林市教坛新秀、榆林市学科带头人、榆林市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10  王苗   绥德县江德小学大队辅导员

她平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进行业务学习,汲取别人优秀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改进提高,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富有创新。在教学中,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特别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少队工作中,认真负责,寓教于乐。活动时,她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与他们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她作为孩子们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们健康成长。她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省、市书信“优秀辅导老师”,榆林市“教坛新秀”,榆林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榆林市少先队说课优秀奖。在今年的洪灾中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并被绥德县评委“先进个人”。

 

11  高海利   米脂县广播电视中心副台长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她有着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立场坚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她凭着对新闻事业无比挚爱的情感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多次完成并积极参与了县上许多重大活动的解说配音工作,有力地宣传了党委的中心工作,得到了领导、同事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她被评为榆林市优秀新闻先进工作者,她的作品《山地苹果栽培管理技术》获得榆林市广播电视奖科普类节目一等奖和榆林新闻奖二等奖,她采写和主持的电视专题片《罗胜和他的根艺》、广播稿《(决定)精神暖人心》荣获榆林市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她播出的作品《艾淑英和她的夕阳红敬老院》、《一位农民与俩个大学生》分别荣获播音奖二等奖等。

 

12  王宇祥   佳县祥盛农场场长

王宇祥积极响应国家优农惠农政策,2005年开始创业,凭着满腔热情和执着信念,经过无数次坎坎坷坷,终于在养土鸡的道路上脱贫致富。她研制了用苜蓿、红枣和农作物精料配方的鸡饲料,“佳州祥盛土鸡蛋”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她始终坚持“我致富,大家富”的理念,带领6个村30户贫困妇女用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她经常开展养鸡培训,祥盛农场已成为贫困妇女的培训学校。她先后向佳县乌镇、古城等学校和佳县敬老院及贫困家庭多次捐赠土鸡蛋,受到群众好评。“佳县祥盛农场”被省、市农业局授予“陕西省示范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农场”,她被陕西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优秀职业农民”,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获第五届“榆林好人”。

 

13  薛艳菊   吴堡县妇联妇儿工委办主任

她不仅负责单位办公室日常工作,还负责“两癌”救助、“红凤工程”、“春蕾女童”、党风廉政、巾帼志愿活动、信息报送等10多项工作,她始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她充分利用各种节日,通过各种方式深入街道、镇、社区、村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宣传活动,并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利用妇联微信公众号推送科学家教方面的知识,聘请省内外专家举办家教讲座6期,开展家风家教故事大赛、核心价值观征文等宣传教育活动5次,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等活动。利用端午节、母亲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农村学校、敬老院以及村、社区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她的家庭被陕西省妇联评为第八届五好文明家庭,她两次考核为年度优秀工作者。

 

14  王婧飞   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古城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助理

她立足本职岗位,在各项工作中积极配合村干部,认真收集整理资料,积极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助手。作为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展远程教育也是重要工作,她积极组织党员群众一起收看优秀党员的先进事例、科教片、党的方针政策等节目,使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不断提高党性觉悟。对于结对帮扶贫困户,每礼拜到其家中了解家庭状况、生活现状,做到户户上门、人人见面。她善于创新工作方法,在大量的软件工作中,分清主次,善于计划,利用QQ、微信等平台展现该乡镇风貌。在职期间她考取了陕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利用周末时间学习知识,不断提升自我知识水平并服务于工作之中。她踏实勤恳、任劳任怨,发挥了党员先锋作用,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一片黄土地上,展现了当代青年女性的风采。

 

15  高华   清涧县妇联副主席

她是一名普通的妇联干部,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妇女群众谋利益,始终把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妇女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妇女们亲切地称她为“娘家人”。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做的都是实事好事,件件贴近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正是这看似平凡的小事,密切了与妇女群众的联系,树立了党的妇女干部在群众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为新形势下妇女干部做出了好典范。扶贫以来,她经常下乡进村入户,通过与贫困户30多次的沟通了解,对6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了如指掌。她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她被省妇儿工委办评为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两年被单位评为党员标杆。

 

16  郝丽娜   清涧县红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2012年1月,她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3月,创办复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清涧县女中精英造纸厂。2016年以来,开展扶贫工作,把自己养殖场21000只鸡仔无偿提供给3个乡镇的1050户贫困户饲养,预计每户年增收2000­­—3000余元。2016年10月,投资280万元创建了清涧县红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13户,提供农民工再就业岗位20个。项目前期目标已达到养牛30头,养猪50头,养羊300只,养鸡20000只。她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争取资金42.3万元完成了路灯照亮工程;争取资金56万元,完成了文化广场建设,使全村村民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争取资金36.1万元,完成了村容村貌建设工程,改变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她被清涧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17  武姣姣   子洲县马蹄沟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她于2010年7月毕业,9月成为电市镇赵峁村一名大学生村官;2011年11月,任电市镇赵峁村党支部副书记;2016年6月,任马蹄沟镇政府副镇长。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她负责便民服务大厅、合疗、计生、农业、妇联等多项业务工作,她总能细致、耐心的完成。她扎根基层,创业为民和服务农村。在外出学习期间,积极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沟通、联系、争取到5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她没有将这批资金用来自己办厂,而是为当地村民成立了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直接解决了当地280名剩余劳动力,户均增收3000元,以及还可以带动当地运输业、餐饮业、批发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在基层工作的7年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她肩负起了应有的责任,发挥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她获得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国大学生村官创业“优秀学员”、子洲县优秀大学生村官等荣誉。

 

18  杜艳梅   子洲县大理河小学副校长

她热爱教育事业,在工作上敢挑重担,严格执行师德师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较名利和个人得失。她潜心钻研业务,刻苦学习教育理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她敢于创新,善于总结,注重积累,对于年轻教师她更是毫无保留地积极指导,悉心培养。她想法设法克服困难,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她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注细节。为了关爱和转变学困生,她和孩子们交朋友,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不让他们成为掉队的孤雁。她被榆林市政府授予“榆林市首届好教师”,被市教育局授予市级“教坛新秀”,被共青团榆林市委、市志愿者协会授予“榆林市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被市教育学会、市教研室授予“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被子洲县教育局授予“教坛新秀”、“优秀辅导教师”、“课改名师”。

 

19  吴小琴   子洲县双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2009年,她注册100万元资金,开办了子洲县双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生产厂房一处,固定销售门市4个。20多年来,她为数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发家致富。她把食品加工方面的一些细节及关键步骤教授给有意愿从事食品加工的贫困妇女们,指导创业就业。她带动妇女们积极参加电子商务培训,通过电商拓展销路。2014年以来,每逢中秋、年节或县内大型公益活动。今年7.26子洲特大洪灾后,她第一时间给民政局捐助200盒馃馅;灾后县城内群众吃水困难,他们组织职工修好水井,安装水泵,24小时运作,为周围群众免费供水一个半月;在县妇联的带动下公司给灾民免费发放馃馅 4天,价值万余元;她还带领所有员工去当志愿者,抢险救灾。她挺身而出、乐于奉献的精神受到社会的一致称赞。2013年,公司被评为陕西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4年,“双湖馃馅”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2016年,被授予榆林市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016年,被评为榆林市非遗子洲果馅代表性传承人。

 

20  马麟   子洲县适情书屋总经理

在近30年的图书经营中,她诚信经营、服务教育、以书会友,同时,热心公益,扶危济困。2015年子洲遭遇泥石流后,她筹款3万多元,代表全国112名图书人发给全县187位环卫工人每人200多元的米、面、油。2017年,她给子洲县第四幼儿园捐12个书架,价值16800元;给马岔留守儿童学校全校200多名学生每人捐一册《渔夫阅读书》,价值1万多元。子洲7.26特大洪灾的第二天,适情书屋以“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为主题在网络上发起捐助活动,为子洲受灾群众筹款4万多元。洪灾后有疫情和尘土,他们设立了三个固定免费发放爱心口罩地点,向抢险救灾的消防兵、环卫工人、公安、交警、机械司机、受灾群众发放各种口罩近12万个。她被榆林市关工委评为“全市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带头人”,被子洲县政协评为“优秀政协人员”。

 

21  郝朝霞   榆横工业区供电分公司经理

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她在供电行业已经工作了20个年头,先后从事过110千伏值班长、技安员、变电站长、变电运行处干事、安全生产副经理等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从基层一线一点一滴干起,成长为一名业务能手。2014年12月,她成为靖边县电力局的副经理,先后主管安全生产和电力工程基建工作,累计完成网改项目178项,投资1.36亿元,全县电网的供电能力、电网结构、电压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在今年“7·26”抗洪抢险工作中,她担任靖边县电力局“电力抢修突击队”队长,圆满完成了子洲县周家俭至冯渠的电力线路抢修任务,被陕西省地电集团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人物”,她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工作效率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她先后获得陕西省行协“巾帼标兵”、“优秀班组长”、榆林市“五优党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