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妇女网! 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
当前页面为预览状态,未审核文章将不会在前台展示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榆林市脱贫致富女能手候选人事迹展示(一)

郝翠芳2009年开始分别在县兴茂国际、人人家商场代理销售品牌服装,期间一直雇佣2名妇女为销售员。2013年扩大规模,在百盛源开了两家女性品牌服饰,并雇佣4名妇女为营业员。2017年将规模再次扩大,开办东源购物广

发布时间:2017-10-26 15:06 来源:榆林市妇联 浏览次数:361
【字体: 打印

府谷县鑫亚河商贸有限公司经理 郝翠芳

2009年开始分别在县兴茂国际、人人家商场代理销售品牌服装,期间一直雇佣2名妇女为销售员。2013年扩大规模,在百盛源开了两家女性品牌服饰,并雇佣4名妇女为营业员。2017年将规模再次扩大,开办东源购物广场,吸纳10名妇女就业,成为典型的致富能手。

郝翠芳不仅是一位致富能手,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贫困母亲帮扶人。从2015开始,一直结对帮扶着一位贫困母亲,今年已经连续帮扶了3年,但她一直说:“如果有能力,她还会继续帮下去,而且会多帮。”营业员中多是家境一般的妇女,她按月结算工资,热心帮助解决各类生活中的难题,一旦时机成熟,还帮助她们创业,在她的营业员中,已经有3名妇女实现了从打工者到老板的华丽转身。

府谷县碛塄乡政府围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杨俊平

2016年以来,合作社对所承包的8亩枣树地进行围栏,投放散养鸡2000只,并建成年产1000吨的小杂粮加工生产线。目前完成总投资40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引进精深加工设备,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改善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初步形成了特色产品、品牌效应。项目以省内市场为重点,辐射山西、内蒙等周边地区,因该项目常年以适当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周边群众收购小杂粮,并直接带动6户家庭参与到小杂粮加工行业里来,让他们直接脱贫,并使周边农民的农产品能及时方便地卖到好的价格,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府谷县久裕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 田永霞

上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嫁到芦沟村的田永霞看到村里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和其他大多数年轻家庭一样,她和丈夫选择了回城打工。在县城打工的期间,她当过洗车工、工地食堂厨师、出租车司机,以辛勤的双手,让家庭经济情况慢慢好了起来。但是每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仍然没有变化,她就有了回乡发展的念头。2016年她创办了府谷县久裕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肉牛,通过买养殖书籍自学,学会了自配饲料、判断牛的病情等知识。与此同时,开了家庭作坊,酿造纯粮白酒,2016年,实现了纯收入近9万元。她在创业的道路上赢得了村里人的尊重,成为了大家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府谷县三餐豆制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薛宁

由薛宁带头成立的府谷县三餐豆制品专业合作社响应“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以“组织百名社员、种植千亩黑豆、生产万模豆腐”为宗旨,制定三条铁律“对顾客,不作假,真本实料;对员工,不欠薪,及时清算;对社会,不失信,守法经营”,经过两年经营发展,现拥有3家连锁店、千亩黑豆、国内最先进日产3000斤滑动式淋水豆芽生产线、日产2000斤榆林豆腐传统工艺生产线、电动配送车、毛豆芽孵化器、塑封包装机、电子商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形成了“种养加销”的产业链条。2017年上半年生产豆制品17.3万斤,销售收入44万元,同比增长53%,成为全县增长最快的豆制品企业。

府谷县沙旺养殖有限公司副场长 李云女

尝试在县城创业失败后,她与丈夫一起回乡创业,于2013年创办府谷县沙旺养殖有限公司,由最初的160只羊发展到目前羊640只、牛50头,草地1200亩,配备了基本的养殖、种植机械。翻修村道路4公里,修建村自来水,解决了村民的通行饮用水问题;利用本村及邻村的荒坡荒地种植牧草1200亩,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的同时给相邻几个村的家禽养殖提供了草源;同时,也竭尽全力的解决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村里的贫困户刘根小兄弟俩,因有轻微的智障,生活非常贫困,她教授他们养羊,农耕时用自己的旋耕机帮他耕种了五谷杂粮,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

府谷县缘天下家庭农场场长 岳振霞

2013年通过对各地市场的考察,发现本地没有专业及自创种植食用菌,果断进行投资。在参加专业培训、掌握种植方法及技术后,带动本村贫困妇女10余人,建设食用菌农场。2014年因为对食用菌种植方法及技术不够成熟,导致食用菌全部失败,种植场负债累累。因不服输的性格,2014年继续踏上了学习食用菌种植之路,在河北学习4个月后,回来重新投入到食用菌的培养。2015年,食用菌喜获丰收。2016年再次引进新品种食用菌,因对新品种培养掌握不够全面,再次失败。但她继续加强学习,重新培养食用菌,并获得成功。2017年,食用菌新的品种逐渐进入市场,建成10亩地的种植规模,每天产量500斤左右,年纯收入12万,成为典型的致富能手。

府谷县西门子灯具洁具店店长 段林荷

2008年因家里经济困难萌生创业念头,考虑到建材行业相对其他行业竞争较弱就选择了开洁具店。当时开店的12万元都是贷款,向农商行贷了5万 ,其余的向个人贷的。经过辛苦的努力开店第一年还清了银行的贷款,第二年还清了个人的贷款。第三年考虑到房地产开发迅猛发展,一个店跟不上消费的需求,就又贷款开了第二个店,可好景不长,遇上经济危机,第二个店血本无归。她没有放弃致富的念想,坚持着并努力着,改变了经营策略,由原来的单一经营洁具发展到现在的灯具、洁具、壁纸等多种经营,经过努力,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困境,走上了致富之路。

定边县合家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闫琳巧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在她的领导和拼搏下,定边县合家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由当年的一个家庭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厂一跃成为“陕西省优秀私营企业”。产品由单一品种发展为现在的炉馍、麻花、小麻花、面包、蛋糕、干点、月饼、土月饼等几十个品种。产品远销西北各地以及全国的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公司先后荣获2000年第七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200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榆林市消协“消费者信的过单位”称号、2004年省优秀科技企业、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省优秀私营企业等多项荣誉,为定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公司解决了80多名妇女的就业问题,年营业收入过千万。她个人是陕西省女企业家协会理事,榆林市商业联合会会员,定边县总商会副会长,定边县炉馍协会副会长,获得多项荣誉。

定边县定边镇蓝天幼儿园园长 苏来霞

蓝天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解决了50多名妇女的就业问题,年营业收入200万元。苏来霞担任幼儿园园长15年,多次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及外出挂职学习,十分熟悉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具有园长资格证书。在办园期间曾多次资助贫困、残疾幼儿及双子女在园就读幼儿,同时向受灾地区、个人等捐助,累计20万余元;曾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校长”等荣誉,幼儿园也曾获得陕西省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评比“优秀奖”、定边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作“优秀学校”、幼儿教育“特色学校”、“文明校园”等诸多荣誉。

定边县定边镇星星幼儿园董事长 赵红丽

2001创办星星幼儿园,2014年成功加盟北京红黄蓝集团,创办红黄蓝陕西定边亲子园。在引进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早教模式的同时,与名师名园建立长期交流合作机制,让园所从办学规模、质量、特色、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成为本县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力量办园示范单位,园内设施达到国标要求。数万名幼儿在星星幼儿园接受优良的学前教育。办园十八年以来,相继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难和200余名院校毕业生及下岗职工、农民工的就业难题;接纳残障体弱幼儿30余名;热爱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关爱孤寡老人;关心爱护教职工;个人累计捐款20余万元,园所累计捐款30余万元,总计50余万元。

定边县贺圈镇小精灵幼儿园董事长 郑婕

贺圈镇小精灵幼儿园创办2005年,总投资700余万元,先后安排就业200余名下岗及待业青年,以普惠办园宗旨受到广大员工、家长及社会的一致称赞,热心公益,回报社会。办园11年来,先后资助困难幼儿850余人,金额75余万元;为身患尿毒症职工苏蕾损资6万元;为出车祸的幼儿家长马玉琴捐资5万元,还帮助联系医生、找专家,职工轮流照顾生活起居,为贺圈镇学区彭滩幼儿园捐助活动设备达1万余元,为爱好跳舞的小朋友捐助10万元购买了演出服装道具等。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孩子们,幼儿园里减免保教费,占总数的30%。

定边县巧大姐民间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董事长 田淑莲

合作社以“传承民间手工技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为宗旨,以最大限度地为会员和全县手工艺事业发展服务为内容,努力做好民间手工艺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妇女姐妹们,提供互相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目前,合作社从事的手工艺项目有刺绣、布艺、剪纸、编织等。已累计制作十字绣5000余件、刺绣800余件、剪纸大小上万幅、布艺300余件、编织1600件,价值300多万元。合作社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建立了文化馆和红柳沟镇高圈村二个培训基地。合作社常年为合作社成员和社会上手工艺制作爱好者提供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包括各种布料、绒线、珠子等)为成员提供各种设计图案,免费学习,并收购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大大调动了广大妇女的通过手工艺创业的热情。为了使更多妇女热爱手工艺制作,县妇联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多项平台大力宣传手工艺制作。

定边县小天鹅幼儿园园长 高开艳

小天鹅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有340名幼儿,解决了28名妇女的就业问题。高开艳作为园长,一直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立足本职,严格管理,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踏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灿烂的华章,为幼儿园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多年来,该同志认真负责,体现了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全体教职员工的认同。

定边县坤洋广告设计策划部经理 王晓艳

没有正式工作,因丈夫常年在山里工作,一走就是20多天,无法照顾家和孩子。所以我又要照顾家、照顾孩子、还要照顾老人。但是又想到丈夫的工资养活不了一家人,就产生了创业的想法。经考察,打印设计比较容易上手,市场需求大,决定创办广告设计策划部。多方筹措资金,开办了第一个店。开业以来生意不错,年收入6万多元,又能照顾家,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定边县油房庄乡赛三边炉馍店总经理 张瑞艳

她家于2015年被村民小组评为精准贫困户,帮扶人帮她办起了油房庄乡赛三边炉馍店。经过艰苦努力、辛勤付出,炉馍店经营良好,收入稳定。2016年7月,张瑞艳出资20万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糕点商标,雇佣6名女工从个人卫生和厂房卫生,炉馍麻花加工的每一道程序她都严格把关严格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张瑞艳自己家庭富裕后,还带动周边的妇女学技术,增加收入,得到村里人称赞。

定边沙灸养身馆店长 赫彦芳

2005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开了一家沙灸养身馆,经不懈努力和真诚服务的态度,养生馆经营截止现在,她的年纯收入8万多。村里的贫困妇女无致富出路,她回村邀请贫困妇女到她的养身馆里打工,以减轻家里负担。几年来,通过她的自强自立,勤俭持家,使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逐渐成为一个致富能手。

定边县松鹤富丽美容店经理 余静

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余静自主创业,贷款创办松鹤富力美业,从开始一个顾客都没有,到处发卡宣传甚至免费服务,慢慢坚持下来,生意慢慢走向正规。从2016年开店至今有顾客80多人,员工4人。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为原则,所提供的专业美容服务深受顾客认可。

定边王广花卷店经理 刘彩玲

她出生于农村,从小就做惯粗活、累活、脏活的她,亲身体会过家乡群众每年辛勤耕作,到头来仅能维持温饱的状况,让她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她进城租房,了解一些白手起家的故事,树立了信心,通过认真考察,夫妻二人决定开个早点铺做起。由于她肯吃苦、讲诚信,经过两年打拼,积累了第一桶金,走出了创业第一步,改善了家庭的生活状况。接着,她加大投资扩大规模,并吸纳女工6名,增加她们的收入。

榆林市谢老大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海琴

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天生丽质,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巾帼不让须眉,凭借不服输的创业精神,从一个乡村小裁缝做起,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她不但成立了自己的谢老大制衣有限公司,为40名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自己致富的同时,帮助带动更多的妇女脱贫致富。她经常为贫困妇女开展培训,教授他们缝衣服的技术,帮她们掌握一技之长,脱贫致富。

佳县恒意广告装璜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根霞

2005年,她创办佳县恒意广告装璜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广告制作、发布、装置。经过10多年努力,该公司已小有规模,发展良好,现有在职人员8人,妇女5人,年营业额达200万元,在总经理王根霞的带领下,公司一直秉承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在全县广告设计领域走在前沿。

佳县黄土文化艺术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高艳红

2011年12月,她带头成立佳县黄土文化艺术专业合作社,以弘扬佳县传统文化为理念,注册资金13.2万元。合作社业务包括产销剪纸、刺绣、雕塑、书画、摄影等艺术品及旅游产品。经常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购销信息咨询等服务,聘请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郭佩珍为技术顾问,组织剪纸、书画、装裱等专业技术人员12人,在佳县佳芦镇木厂湾村租赁固定活动场地8000平方米,为传承传统的手工文化,为妇女的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佳县郭佩珍艺术文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屈红艳

郭佩珍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手工艺品、文化用品销售;文化艺术交流策划;手工艺品设计制作,展览展示服务;组织策划文体赛事,文体活动;手工艺技艺培训、技艺咨询、技艺服务;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对外传播推广。现主要以公益课堂的形式,传播非遗文化,培训手工艺爱好者。半年来参加学习的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各行各业工作人员、还有中小学生,半年培训600多人次,助力脱贫攻坚。

佳县白云小杂粮加工厂总经理 刘巧玲

2008年4月,她注册成立佳县白云小杂粮加工厂,注册资金80万元,员工15人,其中妇女12人,主要从事小杂粮精选、包装、销售。年加工杂粮900多吨,种植基地带动农户200余户,每户年增收1000元左右,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子洲县瑞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 蔡维庆

她在2008年组建起生猪养殖场为周边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现在她的生猪养殖场已成为子洲县生猪生产示范基地,促进全县生猪业快速发展,为村民发展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她积极学习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科学技术,对身边的贫困户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引领马蹄沟镇六个专业合作社一起开了一个电商站,通过网络拓展销路,被乡亲们誉为“妇女创业的领头雁,致富发家的引路人”。

子洲县宏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总经理 杜红

2011年2月,她带头创建宏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不断扩大规模。2014年合作社被榆林市农业局命名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5年,在自身壮大的同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带动发展本村养殖户10户,存栏达1200余头,打开生猪销路,大大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带动贫困户开展农业生产,扶贫20余户,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切实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子洲县飞宇养殖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凤莲

2014年4月,她为钟硷村及周边村村民免费提供种猪82头,向贫困户提供产业的发展种源、技术培训和服务;2017年引导钟硷村88户贫困户将扶贫资金入股公司,由企业自主经营,贫困户获得固定分红,带动贫困户脱贫;聘用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解决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

子洲县瑞正酿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芳

她曾经营过砖厂、猪场、果园,1989年她利用之前的积蓄办了一个酿造厂,2008年正式注册成立瑞正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在她致富的同时,她时刻没有忘记帮扶带动周围群众脱贫致富。她积极给群众们组织培训,教方法,授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酿造、营销等技术和方法。现已带动近千人一同发展。正因为她的品质和奉献,所以先后被选为子洲县第十届人大代表、榆林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榆林市首届十大农民女状元、榆林市“巾帼精英”称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老区妇女创业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子洲刘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封娜

董家湾村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主要以“刘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牵头带动,公司固定资产68万,工作人员9名。有库房4间,门市1间,占地面积178平方米。公司积极为农民搭建创业平台,带领37户种植、养殖大户去靖边、横山、马岔、三川口等地,参观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家庭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制作等优势产业,使38名妇女本地就业。在招聘员工时优先录用建档立卡的贫困女工,为8名妇女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引导妇女经过专业培训,目前有12名妇女分别走上家政服务(月嫂)、手工艺品制作、餐饮服务员等岗位。自2014年脱贫攻坚以来,基地在“巾帼脱贫行动”中发挥“妇”字号基地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60多人。

子洲县风调雨顺家庭农场理事长 李亚梅

她经常说“自己再能干也是精力有限,成立合作社,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规模,打出品牌,才能一起致富”。双庙湾的5位妇女,为了共同的致富梦,联手创办了子洲县风调雨顺家庭农场,以精品农产品为主打品牌,走向创业之路。农场开办以来,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农户+合作社”、“实体+互联网”模式,既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创造利润,又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致富,形成“三赢”的良好局面。农场将继续坚持品牌化战略,把子洲特产的加工销售做大、做好,带领更多贫困户精准脱贫。

子洲张大水产调料店店长 姬琴利

她没有文化就学文化,就业遇到问题,就自己给自己创造工作岗位,从而走向了坚持创业的道路。店铺开张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人们的实际需求,提供需要的产品,不仅为自己创造了利润,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人走向了创业的道路,在创业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脱贫致富。店铺将继续把人们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带领更多的人走向创业,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