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1日,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晓燕,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霍凤莲轻车简从,深入绥德、吴堡调研妇联改革及巾帼脱贫等工作。
素有“天下名州”之美誉的绥德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绥德县就是陕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人口集中,妇女从业人员众多。近年来,绥德县整合妇女产业资源,在巾帼创业致富方面开辟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妇女创业道路,那么,如今这些妇女姐妹创业的道路是否通畅,是否已经脱贫,时刻牵动着省、市妇联领导的心。
在绥德县武燕剪纸培训基地,龚晓燕一行参观了剪纸作品,与剪纸艺人共同切磋剪纸技艺,了解剪纸行业前景,鼓励剪纸艺人们创新思维,放大格局,不断提高剪纸作品的内涵,讲好剪纸故事,传承、传播陕北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龚晓燕要求基层妇联一定要积极搭建平台,探索“企业+农户+手工艺”模式,做大、做强剪纸产业,带动更多的贫困妇女早日脱贫致富。
在绥德县董琴家政(月嫂)培训中心,恰逢培训人员们在召开座谈会,龚晓燕一行来到培训学员当中,与大家拉家常,详细了解培训课程,询问家政行业市场需求量。龚晓燕指出,服务无止境,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场,家政服务前景广阔,学员们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个人素养,艺高重德,方正贤良,与服务对象建立沟通,互惠共赢。“绥德月嫂”已经成为绥德家政行业的一个鲜亮品牌,妇联组织要积极宣传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加快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步伐。
柳青故里吴堡县,曾因东临黄河,红枣产量收入居榆林之首而著称,如今,更因为一把手工空心挂面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舌尖上的吴堡”,而书写挂面“创业史”的绝大多数正是这片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家庭妇女们。在吴堡县张家山镇,几乎每个家庭妇女都掌握着老祖辈留下来的绝活——手工空心挂面。凭着这份手艺,她们居家创业,不断创新工艺,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这些妇女姐妹是如何把这份“创业史”写进全国人民心中,如何让这份产业成为吴堡县的主导产业,同样也值得我们去探索。
在吴堡县张家山镇,龚晓燕一行深入挂面作坊刘艳宁家中参观了手工挂面制作流程,亲自体验了制作挂面工艺,详细了解了起源于汉唐时期的手工挂面技艺艰难的传承史。龚晓燕指出,面对吴堡挂面走俏全国的大好机遇,妇联组织更应该积极推动挂面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推广“家庭工厂”妇委会工作模式,让张家山的手工挂面走出吴堡,走向全国,不断推广“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的全民创业模式,让更多的妇女姐妹走家庭创业的路子,从而带动更多的妇女姐妹走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