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妇女网! 2025年09月28日 星期日
当前页面为预览状态,未审核文章将不会在前台展示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三孝子照顾植物人母亲多年如一日 ——记2016年府州十大最美家庭高锁女家庭孝老爱亲事迹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

发布时间:2017-05-12 16:17 来源:榆林市妇联 浏览次数:286
【字体: 打印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你养我长大    我陪你终老

      去年5月12日是母亲节,家住府谷县孤山镇高家湾一村的李憨狮一早就去镇上为母亲买了一个蛋糕,作为节日礼物,他希望母亲能够和往常一样,能够早日醒来。3年前,李憨狮的母亲因为在家中一氧化碳中毒成为了植物人——整日昏迷,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依靠插管进食……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三个儿子李憨狮、李金狮、李付狮面对躺在病床上的母亲,都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决定全身心照顾母亲。每天都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一项一项进行,在床边给母亲喂流食,照料母亲大小便,坚持为她做按摩、擦洗身体,和她说话…… 大儿子李憨狮说:“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现在她病了,我们照顾她是天经地义的事,母亲能在我们身边,每天都能看到她,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悉心照顾几载    孝心温暖人心   

      每隔半小时帮老人翻一下身,每隔一小时为老人更换一次褥垫,半天为老人做一次按摩,一天为老人擦洗一次身子,就是57岁的李憨狮和他的2个兄弟照料植物人母亲的每日“功课”。日复一日,为了照顾好母亲,他们甚至放弃外出工作赚钱的大好机会,在家做专职“保姆”,寒来暑往,尽管母亲躺着从未听懂儿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呼唤,但是三个儿子从没有一个人有过抱怨。

      三个兄弟都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为母亲治疗,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母亲病情好转了很多,醒过来出院后已经可以拄着拐杖下地行走了,但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便旧疾复发,病情难以控制,一个月后,她已经完全失去意识,毫无知觉了。儿子们着急万分,联系在大城市工作的亲戚朋友去医院咨询,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成了植物人就无法再有好转了。

      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天早上从5点开始,一个个环节按时开始,给母亲洗脸、梳头发、喂饭,换洗母亲的衣服和弄脏的被套、床单;到了晚上9点钟睡觉前,都要将起床的工作再重复一遍;每个夜里,儿子们都要起来给母亲翻身数次。为防止母亲长褥疮,儿子们买了全套的按摩设备,帮助母亲按摩身体,促进血液循环;为了及时掌握温度变化,在房间里挂了智能温度湿度计,每天及时给母亲增减衣服……寒来暑往,花开花谢,在他们精心照料下,老人身上总是干干净净的,不仅从未得过褥疮,而且整个房间也是干净整洁,没有半点不舒服的感觉。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人间真情。

      百善孝为先    传承好家风 

      每天机械地重复着照顾母亲,完全放弃自己的生活,可能很多人都无法忍受,可他们无怨无悔。“3年多我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妈妈身上,没有走亲访友,几乎和外界隔绝了。”李憨狮动情地说,“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和孩子们,她们的生活我很少过问,孩子上学出远门我都没去送过。”说到这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年龄越大,子女陪伴时间就越少,他们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母亲一辈子含辛茹苦,没享过福,他们三兄弟从小耳濡目染。孝顺不是轰轰烈烈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爱,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孝”,那是人最原始的情感,最基本的美德。

      至亲之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在我们近期的回访中得知,这位七旬母亲在一个月之前病故了,她带着孩子们的爱离开了,但是我们相信这三个兄弟孝老爱亲的行为将会成为这个小家庭的家风,这种优秀品格将代代相传,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