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婆媳天生是冤家。可绥德县义合镇杨家渠村的党密兰却把婆婆当做自己的亲妈一样看待,46年来,她不仅从未和婆婆红过脸拌过嘴,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着婆婆,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好媳妇”的美誉传遍邻里乡间。
1971年,19岁的党密兰嫁给李根荣为妻,从此便开始操持家务,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刚结婚时,党密兰和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同住在一个院子里,虽然家里生活清贫,但她把一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对长辈们也很孝顺,在爷爷奶奶生病期间一直照顾左右,深得长辈们的喜爱。1990年,党密兰的公公去世后,婆婆就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至今已有27年。期间,党密兰遇事就和婆婆一起商量,婆媳二人相处融洽,久而久之她们建立了深深的母女情。
五年前,党密兰的丈夫病危,几乎花光家中全部积蓄,病逝后,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异常困难。这时,婆婆白秀英的大儿子提出要带母亲去新疆生活,但被党密兰坚定的拒绝了。她说:“大哥的一片孝心我能够理解,但是老母亲现在已经85岁高龄,新疆路途遥远,怕她受不了路上的疲劳,再加上你们经济条件也不好,两个人都有病,不能再让你们操劳了。老人年岁高了把她带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心情也会不畅快,还是让她留下来吧。我的丈夫虽然去世了,但是我身体挺好的,照顾老人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一定把咱妈照顾好。”
党密兰回忆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的丈夫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老母亲,担心老人无法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更担心老人日后的生活。当时她就和丈夫说:“我们和老人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爷爷奶奶我都细心照顾,咱妈我一定会照顾好的,你走了和你在的时候妈的生活不会变,你放心吧……”
实事证明,党密兰对婆婆的孝心始终如一。五年来,党密兰事无巨细、精心照顾着婆婆,一日三餐按时做,每天带婆婆晒太阳,给她按摩身体,定期给老人剪指甲、理头发、换洗衣服。虽然婆婆耳朵聋了,但党密兰还是耐心地陪她聊天,给老人讲一些村里的事情,让老人高兴。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白秀英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衣着干净整洁,安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把这个宝待好了,福气就到家了,现在你们的奶奶是家里的宝,都要好好照顾她。”党密兰经常对子女这样说。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个个懂事、孝顺,特别是儿媳妇,对她和奶奶都非常好。“虽然我丈夫不在了,但是孩子们的生活都过得很好,他们也都以我为榜样,对老人特别好,我很欣慰。”党密兰满意地说。
平日里,她们的生活很简单很幸福。党密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丈夫的承诺和对老人的孝心,乡亲们都称赞李家娶了个心地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