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风雨同舟 砥砺前行
家庭特点:和谐营家 奉献社会
家庭故事:
高艳珍是两个丧偶组合家庭的女主人。2001年,年仅32岁的丈夫刘林因车祸身亡,婆婆公公失去唯一的儿子后悲痛欲绝,卧床不起,一对年幼的儿子正读小学,当时的高艳珍怀着沉重的心情既要照顾婆公,又要安抚年幼的儿子,坚强的她给全家人带来希望,使他们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2007年,高艳珍再婚,对方有年迈的父亲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她悉心照顾着三个老人和五个孩子,兄妹五个相亲相爱,快乐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丧偶组合的家庭在高艳珍爱心浇灌下,14口人团结和谐,高艳珍的两个儿子都先后以600多分的成绩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大儿子在攻读硕士。丈夫的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女儿在读大学。全家人其乐融融。高艳珍是绥德县名州小学的校长,名州小学是一所特殊的民办寄宿制学校,全是留守儿童,需要特殊的关爱,她的行为感染了身边的老师,孩子们有病,她们会细心照顾,给孩子们买药,为孩子们做饭,与孩子们真心交谈。“爱心妈妈”行动在学校内产生了很大反响,个个留守儿童得到爱心妈妈的关爱,暖暖的大爱情节在名州小学越来越浓。
家风家训:有爱就有家
家庭特点:夫妻相爱 儿女孝顺
家庭故事:
胡菊梅家庭是历经磨难但又是相亲相爱的一个家庭。2012年丈夫不幸查出患有尿毒症,急需换肾治疗。在众多配型中刚好胡菊梅配型成功,但丈夫拒绝手术,觉得手术会拖垮妻子和一家人,家人也反对胡菊梅捐肾。胡菊梅耐心劝说丈夫手术,“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只要你好起来,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在多方筹措手术费和各项治疗费用37万元之后,胡菊梅在家人的反对下毅然捐肾救夫。她还耐心劝说几个儿子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现在她们夫妻时常遭受着手术后的疼痛折磨,同时背负着沉重债务,但他们一家人始终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夫妻二人因手术都不能干重活,在亲戚和朋友帮助下,找了一份看门房工作,三个孩子也都努力打工赚钱还债。一家人相亲相爱,虽然过得清苦,但非常幸福。巨大的困难反倒增加了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家庭更加和睦,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家风家训:乐于助人 艰苦奋斗
家庭特点: 勤劳坚强 创业奉献
家庭故事:
20年前,李志翠丈夫因肺癌离开人间,留下幼小的一双儿女,从此她开始了又当爹又当妈的生活,学着做生意,加工毛衣,开服装店,后因为门市拆迁,开始摆起了夜市,由于机缘巧合,后来又做起了手工艺品。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李志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学技能,供养两个大学生,儿子第一年考进了吉林动画学院,女儿第二年考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儿子毕业后被榆阳电视台聘用,女儿大学毕业也考进了米脂公安局。儿女都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而李志翠以更加勤奋务实的精神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创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她曾在第七届陕西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榆林老区手工艺品展演赛中获二等奖,参加了榆林市妇联非物质文化传承优秀女人培训学习,以及陕西省职业农民既经纪人培训,现在妇联的支持下,准备创米脂婆姨巧手编织网络营销。她们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让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更温暖。
家风家训:勤俭持家 知足常乐
家庭特点:患难亲情 手足情深
家庭故事:
四十年来,高芳莲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给自己梳洗打扮,不是给丈夫孩子做早饭,而是伺候精神失常的瘫痪大伯子,给他洗脸、换衣服,伺候大小便,不曾休息一天。1968年,高芳莲与丈夫郭存有结为夫妻,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二人非常和睦,勤俭持家。1976年,高芳莲的公婆相继去世,把精神失常瘫痪在床的大伯子留给他们照顾。夫妻二人经济不宽裕,依然决心好好照顾大哥。每次割点儿肉或是买点儿稀罕东西,夫妻二人都舍不得吃,让给大哥和孩子们吃。2010年除夕夜,全家人吃完年夜饭后各自休息。半夜里,高芳莲听见大伯子房间有响动,起来一看,窑里着火了,烟雾弥漫。情急之下,高芳莲大声叫着丈夫和儿子,自己首先冲进去火场,把大伯子从炕上抱到外面。可她也是60多岁的老人了,拼尽全力将大伯子抱出来时,自己也力不从心,晕倒在院子里。高芳莲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家风家训:忠孝为先 先人后己
家庭特点:乐于助人 家和事兴
家庭故事:
刘建明乐于助人,与邻里和睦相处,在群众中很有人缘。老刘的老伴曹瑞兰是知文识理的农家妇女,她辛苦一生,儿孙孝顺。老刘一生拾金不昧、以助人为乐。1991年修建学校时,他带头捐款100元,这在当时可是他家一年的收入。2012年洪水冲坏道路,他将自己的围墙块石、打坝的块石,无偿奉献。他还是调解民事的高手,有时人民法院邀请他协助调解。老刘言传身教,教子有方,2012年村内公路被洪水冲坏,其子刘守强用自己的铲车无偿修路,受到群众的赞扬。三儿子刘保保放羊出身,品行良好,受人们的好评。四儿子刘少锋性格温和,其妻刘林林贤惠孝顺,经常回家代替婆母做繁琐的家务事。老刘拥有一个妻贤子孝的幸福和谐大家庭,街头巷尾传为佳话。
家风家训:夫妻相敬 举案齐眉
家庭特点:相互扶持 不离不弃
家庭故事:
高天则是佳县佳芦镇西峰则村民。由于父母去世得早,家里贫穷,做了上门女婿,至今已有33年。虽然是个“上门女婿”,他却把继子、继女当成自己的亲生骨肉,一心抚养他们长大成人,帮助他们成家立业。06年妻子患脑瘫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妻子得到有效治疗康复,高天则担负起了照顾妻子的重任。平日里,他省吃俭用,不仅做饭、洗衣这些日常家务事都要做,还要坚持每天给妻子喂饭喂药、清洗身体,甚至帮助妻子上厕所。就这样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的病况稍有好转,可以在别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在院子里稍稍走动了。细心的高天则在院子里四处放了几个板凳、毯子等物品,以便妻子随时停下来休息,他对妻子的体贴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一个农民汉子,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感动了十里八村的乡亲,受到了村里村外的一致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