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黄土地” 根植创业沃土
她想,当前大学生能拿上铁饭碗的少之又少,就业环境很不乐观,就在毕业待业时期,她了解到了中央和省、市、县大力推行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这项好政策,薛宁决定把握机会,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创业之路。薛宁的家乡黄甫川是一片沃土,适宜种植,只要在这里把种植原料的问题解决了,也就可以把带动农民致富与豆制品加工产业有机结合,在农村照样能大有可为。在市场调查中得知,豆腐是24万府谷人餐桌上的主要配菜,家家户户喜欢吃豆腐,市场需求很大,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的豆腐质量层次不齐,质量关让市民质疑,与远近闻名的榆林豆腐更是相差甚远,薛宁认为在府谷只要做高品质、放心的豆腐,一定会大有市场。
无畏“艰辛难” 实现快速发展
俗话说:“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做豆腐。”这句话只有曾经做过豆腐的人才能体味其中的酸楚。多少个清晨,薛宁走进农户,说服农民阿姨把玉米改种为黑豆,与豆农签订合同;多少个日夜,她和她的团队挑灯夜战,选择厂址、租赁厂房、精致装修;多少个黎明,她早早起床,前去查看黑豆长势,和员工研究测试改进豆腐质量……今年4月份,她买的一批黑豆种子测试发芽率不达标,为了不耽误农民种植,她马不停蹄四处打听,远赴榆林其他县区农民家里高价收购,把不发芽的种子置换回来。胳膊肿了,手磨泡了,但是为了创业梦想,她毫不畏惧困难。
通过对原料黑豆的质量把关、对市场的摸底调研,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后,薛宁前往榆林考察,引入了“榆林豆腐”生产线,并派送2名师傅学习制作技术。盼望着,合作社的“榆林豆腐”如期上市,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豆腐销量节节攀升,有近80%的顾客是回头客,他们有的甚至从几公里外专门驱车前来购买。
目前,合作社已拥有千亩黑豆种植基地、国内最先进日产3000斤滑动式淋水豆芽生产线、日产2000斤榆林豆腐传统工艺生产线及电子商务平台,现有操作员工7人,110多名农村妇女参与到黑豆种植及豆腐加工中,优质的豆制品惠及上千城区市民的健康饮食,因此,她也有了另一个称呼“豆腐西施”。每当看到这喜人的成绩,平时爱笑的薛宁总会露出更灿烂的笑容:“我付出的那些难以承受的辛苦,是值得的!”
恪守“生意经” 带动共同致富
酒香不怕巷子深。内蒙古准格尔旗农民李文会夫妇听说她的创业事迹后,专程来薛宁的豆腐合作社考察学习,并在当地立即开起了“准格尔旗三餐豆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相互探讨交流豆腐制作经验。
面对未来,薛宁信心满满,“未来三年内,我将增加10个城乡连锁店销售豆腐豆芽,种植户扩大到20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要带动300名妇女共同致富,让全县老百姓的餐桌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