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周排名全国第13位啦!”8月下旬,全国地市级妇联微信公众号全国50强传播指数排行榜上,榆林市妇联位居第13位次。当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公之于众时,市妇联一班人内心的小激动无以言表,省妇联关注了,全国妇联对市妇联更是刮目相看了。这是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开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这是市妇联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体现。8月22日,《中国妇女报》以《榆林“指尖上的妇联”传播最强音》全方位报道了市妇联网络新媒体工作,同日,省妇联“三秦巾帼”微信公众号头条全文转发此文。市妇联一班人的工作热情瞬间就被点燃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智慧、更有能力闯入全国10强!”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霍凤莲坚定地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榆林市妇联借党的群团改革东风,主动适应“互联网+”新趋势,提高全市妇联系统运用网络及新媒体开展妇女群众工作水平,开创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妇联工作新格局,最大限度地吸引、凝聚全市广大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信念谋发展。
媒体建设全省领先
网上工作成
“为确保网上工作政治导向,市妇联所有需要在网络及新媒体上发布的工作信息,全部由主席审阅把关签字后方可发布。”市妇联办公室负责人说,一把手亲自参与网上工作的谋划与实施,通过党组会、主席办公会安排部署工作。
榆林市妇联不断加大投入,新媒体建设全省领先。据介绍,先后投入经费3万元,对官方网站“榆林妇女网”进行技术改造和深度改版。为与本地影响力较大的媒体深度融合,投入经费13万元,在《榆林日报》设置“最美家庭”等栏目,在榆林网、榆林新闻网上建立“榆林妇女网”动态栏目,及时将妇联的工作动态链接到主流网站上,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宣传了妇女儿童工作,让广大妇女群众不出门,在网上就能找到妇联组织,享受妇联组织提供的服务。
“我们率先在全省开通微信公众号‘榆林市妇联’,坚持每日更新,大力宣传妇女儿童工作,弘扬良好家风家教,展现优秀妇女典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据介绍,自2015年3月开通以来,“榆林市妇联”微信号已拥有粉丝5万余人,浏览量、关注度稳居全省第一,本月下旬全国379个地市级妇联微信公众号全国50强传播指数排行榜上,位居第13名。
微信公众号实现全覆盖
“
在“寻找榆林最美家庭”活动中,市妇联利用线上宣传发动,鼓励全市群众参与网上报名、评议、投票等活动,并通过网络与新媒体展示“十大最美家庭”宣传片,吸引网上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像这样,为改变传统的活动组织模式,发挥网络新媒体覆盖广、传播快、互动性强等优势,全市妇联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宣传发动、报名投票、信息反馈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各项活动的组织效率和影响力。在“十大最美女性”评选活动中,有10多万群众积极参与投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后,市妇联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展“巾帼心向党”系列报道,积极宣传动员全市各界妇女学讲话、谈体会,在驼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妇女群众学习“七一”讲话的热潮。
“这种活动的顺利开展,源于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涨的工作积极性。”据介绍,按照《市妇联信息宣传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妇联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等,全市妇联按月统计公布各县区及市妇联各科室网上宣传信息报送情况,并对工作优秀的县区妇联进行表彰,以此调动全市各级妇联网上宣传工作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榆林十二县区微信公众号全覆盖,各级妇联倾力打造“网上妇女之家”,形成网络宣传矩阵。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各级妇联向省妇女网报送信息444篇,报送量和采用率居全省第一。
多管齐下
建立培训宣传员、评论员队伍
市妇联在向各县区妇联、市直机关妇委会、“两新组织”妇女组织下发《关于建立妇联系统网络评论员、宣传员队伍的通知》后,各县区妇联发展组建了400-500人的网络评论员、宣传员队伍,市直机关妇委会、“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分别组建网络评论员、宣传员队伍,共同组成全市妇联系统网络评论员、宣传员队伍。
“网络评论员和宣传员队伍,提高了全市妇联系统互联网舆论引导水平,发挥了他们在网上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全方位传播妇联好声音、传递妇女正能量、弘扬网上主旋律。”市妇联一负责人说,但对他们的培训也不容忽视。市妇联举办网络宣传信息培训班,组织县区妇联、中省驻榆单位妇女组织及市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妇女组织负责人200余人参加培训,旨在让全市妇联系统网络及新媒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提升运用网络及新媒体开展工作能力,为做大做强网络宣传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目前,全市“互联网+妇联”工作新格局已初步建立,网上妇女工作全面加强,也取得良好收效,2015年、2016年市妇联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妇女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