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妇女网! 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
当前页面为预览状态,未审核文章将不会在前台展示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神奇的剪纸艺术 不朽的文化传承 ——记最美非遗文化传承人 武燕

武燕为绥德县田庄镇政府创作一部3*42米的二十四节气武燕为绥德县田庄镇政府创作一部3*42米的二十四节气武燕的工作室,看的人眼花缭乱,一件件精美的剪纸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调皮的小猴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栩栩

发布时间:2016-07-11 09:00 来源:榆林市妇联 浏览次数:352
【字体: 打印

武燕为绥德县田庄镇政府创作一部3*42米的二十四节气

武燕为绥德县田庄镇政府创作一部3*42米的二十四节气武燕的工作室,看的人眼花缭乱,一件件精美的剪纸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调皮的小猴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栩栩如生。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武燕随手拿起一张普通的红纸,简单的对折了一下,小剪刀飞舞起来。转眼间,一幅喜鹊报春展现在眼前。

天赋神技 执着追求

提起武燕,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女女像她奶奶,天生的巧手手。十三岁那年腊月,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坐在一起剪窗花,准备过年时用。武燕也坐在林林里凑热闹,看着姐姐嫂嫂们剪窗花,她也手痒痒,拿起了剪刀,不一会儿,一只活脱脱的小兔子就出现在她的小手上。姐姐嫂嫂们都看傻了眼,“呀,这女子就是个天才啊,刚拿起剪子就剪得这么好!”听着大家的夸赞,小姑娘心里乐开了花。

从此,她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小小的剪刀,爱上了这神奇的剪纸艺术。放学后,别的小朋友忙着跳皮筋、踢毽子,而她却拿起剪刀铅笔,剪剪画画,没两年就成了村里村外小有名气的“巧姑娘”。隔三差五的,有人家娶媳妇嫁姑娘,就请她帮忙剪喜花。慢慢的她剪的花样越来越多,边边框框也越来越圆润,牙牙细密整齐,十里八村的人家都喜欢她剪的喜花。

武燕的嫂子逢年过节时在绥德城里摆摊卖喜花(窗花),贴补家用。一天吃早饭时,嫂子说:“燕子,你帮嫂子画几幅窗花吧,我原来的窗花都是老样子,不好卖。现在的时新人都喜欢新花样。”武燕就帮忙画了几幅新花样。没想到,一拿到城里就被抢光了。嫂子又对武燕说,咱俩一起去城里卖喜花(窗花)吧,你画我卖,赚了钱给你买新衣服。小姑娘一听有新衣服穿立马答应了。一来二去,几年时间下来,武燕的剪纸在绥德城里渐渐地有了名气。

2009年6月,武燕得知榆林市举办剪纸大赛,赶紧四处打问,因联系太迟,他的作品不能参展。但对于她来说,只要参观一下展览也很知足。参观后,武燕真是大开眼界,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原来剪纸作品是可以有思想、有故事、有文化内涵的。这次的学习参观促使她走上了创作、创新之路,为她的艺术人生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创意为主 “剪”出故事

当您步入绥德火车站的那一刻,一幅幅美奂绝伦的剪纸映入眼帘,这就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人 、“全国十大神剪”武燕的作品。

武燕的剪纸全部是自己绘画自己剪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武燕告诉我们说:“我喜欢剪纸,我时常就琢磨点这儿,琢磨点那儿。生活里的见到人和物,身边经历的人和事,然后我就画一画,剪一剪,我的每一部作品,甚至每部作品中的细节都有故事。”去年,接到北京一烤鸭店的生意,他们需要60部作品,武燕收集了许多这家烤鸭店的创业历程,没日没夜的设计研究画剪,通过此烤鸭店经历的历程、人物、景观,经历了100多个日夜终于完成,得到客户的赞誉。2015年是绥德中学60年校庆,武燕应邀为此活动剪纸,为了这部剪纸,武燕整整36个小时没有合眼,终于赶制出来。武燕说这种剪纸一般都是客户提出主题思想,由自己来创意绘画剪纸的,每次都会让客户满意的离开。

当记者采访武燕的工作室时,有一部剪纸看着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经过询问,是武燕在接受县电视台采访时现场剪出来的,有拿摄像机的,有拿话筒的,还有个拿着剪刀飞舞的女人。我们问武燕,那这部剪纸上为什么你还要剪个梅花呢?她说,“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是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而我更喜欢梅花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

传承文化 实现梦想

武燕被绥德中学、绥德实验中学、绥师附小等院校聘请为剪纸老师,她说,自己喜欢教孩子们剪纸,只可惜自己的时间非常紧张,经常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来给孩子们上课。剪纸课成为了学生们最爱上的专业课。武燕在教学中会搜集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并把这些作品做成展图,挂出来供大家欣赏评析。

最后武燕告诉我们,自己真正的梦想是办一所绘画剪纸一体的学校,培养各种绘画剪纸人才。而现在,她只想好好办个培训基地,做好绥德妇女的剪纸引路人,和她们一起追逐梦想,改变自己,且更加自信。把绥德的剪纸产业化,成品成箱的出售给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