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老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在许多人心中,感觉巍峨的长城离我们生活很遥远,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就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她不是学者,也不是专家,只是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只因为对长城的热爱,11年来,4000多个日夜,她义务保护长城,绿化长城,和许多志愿者一起植树6万多株,为保护府谷县明长城遗址遗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就是朱万艳,人们亲切的称她们为长城守护使者。
2005年之前,她和大多数家庭主妇一样,过着相夫教子的日子,培养一儿一女读书,经营自己的水果生意,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就在夏天偶然的一次返乡之旅,让从小就对长城怀有敬畏之情的她,开始了与明长城的不解之缘。当时,朱万艳从老乡嘴里听到明长城即将毁灭、消失的现状后,她立即萌生了保护明长城的想法,“这个事情必须得有人来做……”。
朱万艳在做义工 为志愿者们准备饭菜
府谷境内明长城东起墙头角,西至新民,全长二百余里,共有长城墩台196个。近些年由于受自然侵蚀及人为活动影响,长城受到了严重破坏。而且在长城沿线的居民经常会在城墙上取土、掏地窖、挖药材,让本来伤痕累累的长城变得更加千疮百孔。朱万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去保护长城。当时患有糖尿病的丈夫坚决反对,“我们夫妻两一直经营着水果生意,日子过得挺好,她突然说要去保护长城,而且要常住那里,这个家不是全部乱了么?”朱万艳面对家庭的压力,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大家如果都是这种想法,那长城不是就要消失吗?每次保护长城回来,朱万艳总会跟家人讲解自己在保护长城过程中所见所闻,日复一日,耳濡目染,家人们也渐渐的开始理解,不再反对她了。但是朱万艳每当提起唯一的小孙女,她总会流露出深深的歉意,从孙女出生到3岁多,她几乎没有带过孩子,全靠孩子姥姥一人,但是开明的儿子儿媳却是很支持她,“婆婆没有别的爱好,就这点爱好我们得支持她……”
得到家人的支持,朱万艳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义务保护长城一干就是11年,她的心里眼里只有长城。春夏两季朱万艳参与长城保护工作就是植树、增加植被,而到了冬天,她的工作是剪枝和巡查,把多余的树枝修剪了,还要在过年期间对上坟祭奠的村民进行劝说,检查山间的火情,防止火灾毁灭长城……因为这个原因,多少年,她家里就没有过一个团圆年,家人们也习以为常了。
现在,驾车沿着曲折的长城沿线行驶,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古长城两边,规模达数万株的绿化屏障已经初见端倪。登上烽火台远眺,层次分明、绿意盎然的工程林覆盖在绵延起伏的山峦之间,环绕在长城周围。而事实证明,在长城两侧建设防护林带,有效地减少风雨侵蚀,延缓古长城的衰老速度。
11年里,朱万艳和其他长城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每年步行两次,驱车3-5回巡查长城沿线,向长城沿线居民宣传长城保护的意义、价值。
11年里,朱万艳和其他长城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沿长城造林绿化近6万余株,林木管护6千余亩,形成了长城防护林带和生态景区。
11年里,朱万艳和其他长城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们,从不想个人得失,11年时间里零报酬的情况下,坚守着最初的信念——保护长城,你我有责!朱万艳打算只要自己干的动,她会一直在那里坚持下去,保护长城,奉献自己。